懵懂青春——滥长的歌词(二)(1 / 1)

既然记得多少唱多少,能唱多少唱多少,我们系学生会主席便招我过去布置了任务:把届产里专属我们系的那部分内容抽调出来,拼装成我们系的专属系产,交给他。

这件事好办。用不着我动手,林姁就把它办了,交上去了。她交上去了以后,没有人布置任务,她主动“加班”,组装了一个“班产”,交给同班要好的同学传抄。我们在一起快乐地嬉笑,欢唱,就没想过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想法。只是在快乐的极致,发现了我们的动作震惊了全校——各系纷纷拆卸届产,组装系产、班产。有能的自己拆装,没能的请邻室,请朋友……实在不行的请林姁,请我……

这一系列的“大生产”,动作太大了,惊动了各位毕业班的辅导员。眨眼间,我的宿舍里又挤进了一大堆辅导员:“小孩子呀,你们是忘记了吧!我们还都记得,好象还是就在昨天一样。你们自己取得的成绩,一桩桩的,还是很骄人的。怎么这么重大的事情忘了,一件都没有写进去,那么多不重要的小事情,写了那么多呢?”“孩子啊,你不能只看那些生活琐事,想想你们的学习?那些成绩、锦旗、奖状,那都是我们的同学,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呀!怎么能只字不提呢?这是很对不起我们的同学的。这些同学都是很优秀的……”

当然是优秀的。不写进《编年史》就是一个错误。于是,辅导员们口授,我们整个宿舍的同学笔录。很快,我们的光辉事迹全部采录下来了。辅导员们满意地走了。走之前,不忘了叮嘱:“这些好人好事,多写写;那些不光彩的小毛病,多擦擦掉。”

擦掉?怎么可能呢?那些都是我们在大学里生的“青春痘”,不难看。光辉,没人提,肯定没在意,现在都有人记得这么多了,肯定一个都不能落。我把同学们的笔录收过来,重新整编《编年史》,不惜挑灯夜战。终于,在长明灯教室里,完成了这部巨作。我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啊——这真是本届的《编年全史》啊。竟然叫《往事如昨》,我怎么看都不象。”

不象归不象,第二天,还是顶着《往事如昨》的名字交差了。

刚交完差,晃悠了一圈回宿舍,就看见副校长坐在我的宿舍等我了:“小同学~热情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影~响。你写的那些趣闻,我看了都想笑。但是喃,同学们都要离校了,不要把人的年青、不成熟,还放在自编的小歌里私下流传。这对他们日后重塑光辉形象非~常不利。大家,都要毕业了。过去的,都过去了。不要老是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那里发酵,弄得乌烟瘴气……”

我听完他的长篇大训,开始检讨:“我欠考虑,不成熟。我这就去把那些负面文字删掉。”“哎,小同学,这就对了。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副校长说完,满意地走了。

删吧。这是奉校长圣旨,没人敢反对,也没人来吵。成绩,是光辉的,正面的,不可能删掉。删掉的,看起来都是那些趣闻轶事。于是,这段丢掉,那段不要……最后,连仅剩的一段大家公认的没有道徳问题的轶事,也因为事主本人声称当时他“年轻,不成熟”,而删去了。

我把删减后的《往事如昨》整理了一下,感慨:“啊,这真是一部本届的《业绩编年史》啊!除了光辉业绩,就是好人好事,什么污点都没有,一张完美的英雄脸。”然后,兴冲冲地交给了副校长。

——未完待续,下周日再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