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成了(2 / 2)

王教授现在也没胃口,看客人都不去吃饭,秦主任自然也不会单独去,于是打电话给助理,让他把吃的打包送到会议室,等着和周宇晨一起吃。

这离实验室近,吃完就能马上回去继续工作。

可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要不是最后张工强拉硬拽,把周宇晨从实验室里弄出来,恐怕这午餐就要变晚餐了。

“快吃点东西。”

爱才的秦主任催促道:“实验是做不完的,无论多忙都要注意休息,可以先让小丁替一下。”

“嗯,好的。”

周宇晨嘴上答应着,可实际却是对付吃了几口,然后回屋接着操作干活。

他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这个过程都没有两分钟。

而接下来,周宇晨就没有再离开实验室,专注得别说喝水,就连眼珠子都得十多秒才转一下。

不过偌大的房间里,现在只有他独自忙碌的身影。

被指定做协助的丁方平,经过这快十个小时的折腾,觉得突破现有氧气纯度没戏,再加上他和周宇晨的操作方法不同,因此就空闲下来。

而同样帮不上忙的张工,再进屋带来两个小时后,此刻返回会议室,挨着秦主任和王教授坐下:

“情况怎么样?”

“没有突破,最好的数据也就是和小丁一样,达到99.99%的纯氧。”

“再试试,实在不行就往后面操作,也许问题不是出现在这。”

“嗯,现在的情况就是,不知道哪个环节有纰漏,才导致最终获取自旋三重态氧分子失败,只能挨个步骤检查。”

张工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们是看不出来了,可能当局者迷吧,科研水平就到这个程度。”

“现在就看宇晨来能不能发现。”

“肯定能!”

王教授声音笃定地道:“我当初看到那份激光器方案,震撼得不会说话了。”

“你能想像吗?一个才大三的学生,竟然能设计出提高到一兆瓦功率的办法,他在这方面的水平完全超过了我这个博导。”

“而且那个理论逻辑以及公式,经推演后堪称完美!”

“再加上他勤奋执着,今天我每次进实验室,都能看到这孩子在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调整。”

对于这点,秦主任非常赞赏:“咱们科研人的精神就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

张工现在对周宇晨的印象已经非常好了,只可惜对方这么完美的方案,没有实验数据支撑。

“他是个好苗子,就算这次激光器项目不能实现,日后在研发上也肯定会有大成就。”

秦主任赞同地点着头:“现在时候不早了,今晚就到这吧,明天再接着做。”

可此时。

周宇晨经过数十次的实验,已经思路越来越清晰,此刻绝不可能中止。

他都顾不得擦额头上的汗珠,操作仪器,继续提纯氧气,完全忽视秦主任的建议。

周宇晨不走,其他人更不会离开,科研小组的人集体陪他加夜班。

就这样熬到凌晨两点,大家的眼睛里全都是红血丝,精神也疲惫到极点。

而就在最乏之时。

“砰!”

实验室的大门被人猛然推开,接着是一道惊喜且高昂的声音:

“成了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