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名门之后18(2 / 2)

那个采桑的春日两个男人从午后一直谈到黄昏,他们谈了些什么庞少白自然不知道,他的父亲庞墨生也不知道。这一段长长的对谈后来就成为民间传说,传说两个人在天黑时分装了一牛车桑叶回家。在颠簸的土路上庞统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作为世外高人,您却心甘情愿偏居颍川一隅,专做养蚕缫丝之类妇女之事,着实令人不解。”司马徽说:“一日相谈甚欢,只闻君此一句差言,您暂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从前高人伯成宁愿耕作,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以桑木为门轴的简屋陋舍里,也不愿住在官邸。哪有住豪华门庭、出入有十几个侍女侍候才算与众不同的道理呢?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齐长叹的由来。不甘清贫寂寞之人即使有吕不韦的爵位、齐景公的奢侈,也不值得尊敬。”庞统说:“我出生在边远偏僻之地,很少见识到大道理。如果不叩击一下声音洪亮的钟鼓,那就不知道它的声音之响。”想了想,他又补充一句:“从此之后我就只拜司马为师。”

司马徽收徒庞统真实无疑,他后来甚至放话说三国士子中无人能和名不见经传的庞统相提并论,连他司马徽也无法相比。后来他逢人就说庞统,庞统经过口口相传果真名动天下,世人对他的异秉惊叹不已,但是却无人见过庞统。无人见过庞统却又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的大名是从司马徽嘴里说出来的,大家都相信这个偏居家乡一隅、采桑养蚕的高人。

后来屯兵新野的刘备拜访司马徽,和他讨论天下大事。刘备想动员司马徽为他出山,口干舌燥说了一通之后补充了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司马徽淡淡地一笑:“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呢?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刘备说:”对呀,我以为只有先生这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摇摇头,说:“我不算。”刘备大为惊讶,连忙追问:“那您说三国天下,谁才是人中俊杰?”司马徽说:“就我所接触的人来说,只有两位,诸葛亮、庞统。一个是卧龙,一个是凤雏,得二人中之一人,可安天下。”以后发生的事实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史实:刘备牢牢记着司马徽的话,第二天就带着关羽来到卧龙岗去见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邀请下,诸葛亮最终出山,成为中郎将。而入了吴国孙权军营的庞统因为得罪了孙权一时郁郁不得志,周瑜死后庞统为主送丧归吴。作为周瑜这样的重臣,对由谁送丧当然很有讲究,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而庞统能够送丧等于代替周瑜向孙权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也就是意味着周瑜希望能让庞统继承自己的位置。周瑜丧事办完后,庞统见到了孙权手下几位重要的大臣陆绩、顾劭、全琮,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他指点天下的臭脾气发作了,评点三人说:“你陆绩看起来就是一匹累垮了的马,实际上还剩下点力气。顾劭看起来像头没用的牛,却能背着沉重的东西走很远的路,实在走不动了,还要咬着牙再慢慢挪着走。全琮笨嘴拙舌,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好,但是好歹也勉强算个人才。”

庞统的目中无人使他在吴国寸步难行,三位大将对他处处设防,在吴国他实在没办法待下去,一度他想投奔魏国的曹操。投奔之前他认为有必要告诉他的好友诸葛亮,诸葛亮得到庞统的信立马回了十万火急的信,让庞统赶紧来蜀国投奔刘备,他已经妥善安排了一切,只是让他溯江而上入川途经汉水之畔的襄阳时,去隆中家中与她姐姐诸葛氏一路相伴来成都。诸葛氏是诸葛亮二姐,姐弟俩一向感情深厚,掐指算来已逾七载未见,骨肉分离让诸葛氏痛不欲生,二姐诸葛氏打算代替全家前往成都看望诸葛亮。

后来庞统才发现这其实是诸葛亮的精心安排,他的用意就是促成庞统与其二姐诸葛氏的百年之好。那时候正值初夏时分,天气异常闷热,快接近隆中时庞统

突然发现山道上有彩色的四脚蛇目的不明地蹿动。抬头一看,近旁香榧树或枫香树上蠕动着密密麻麻的四脚蛇,那潮湿绿的背部和枣子红的腹部呈现出一种妖异的鲜艳的颜色,他胸闷得透不气来。山岭后面正涌起一团乌云,乌云慢慢耸起如同“山崖”,越耸越高,顷刻之间头顶上那道“山崖”崩塌,乌云密布天空,瓢泼大雨牛鞭子一样抽过来。仿佛老天被放牛娃捅了个大窟窿,雨水倾泄而下,茫茫大水将天与地淹没。

就在这个大雨瓢泼的山道上庞统淋得像只落汤鸡的时候,一个穿棕蓑、戴斗笠的村女出现了,她身上一件春水绿起豌豆花的青布衫裹紧了她的身段,显得那么纤瘦。她在山道上东张西望,犹豫不前,看到庞统的那一刻她且惊且喜。她就是诸葛亮的二姐诸葛氏,这也是她与庞统的第一次见面。她得到诸葛亮托行脚商人捎来的信,说他的好友庞统会来隆中接她一同到成都,诸葛氏从字里行间看到兄弟没有完全挑明的那个意思,她既胆怯又害羞,矛盾的心理让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却不由自主地眺望村外的山道,盼望着那个叫庞统的小伙子蓦然出现。终于在春末夏初这个大雨之日,她在后门口看到他孤独的身影。她从来不曾见过他,但是一瞥之下诸葛氏就认定他就是弟弟诸葛亮所说的高人庞统,她熟悉每一个隆中的人,隆中人的样子与庞统的样子完全不同。

后来这个初夏就成为庞统最为怀念的初夏,他回忆起隆中漫山遍野的野萝卜花脸上情不自禁有点发烧。他和诸葛氏一同走下山道的时候,雨过天晴,绵延不断的青青大山淡淡远去。初夏的蓝天高远明净,宝蓝色的天空像村女浆洗过的竹布衣裳。远远的天边,一弯彩虹就搭在两座青山之间,把人间点缀成仙境。

庞统和诸葛氏一路相伴来到了蜀国,诸葛氏成了他的妻子,他们有了儿子也就是庞少白的父亲庞墨生,庞统也和诸葛亮一样成为蜀国中郎将,他和诸葛亮成为蜀军中名闻天下的双雄,让蜀国的对手闻风丧胆。他们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为刘备建功立业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刘备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攻克白帝城,被重兵包围。庞统率众解围,被飞箭射中,那一年三十六岁,他的儿子庞墨生才八岁。刘备多年以后一说到庞统就泪流满面,追封他为关内侯,并亲自为他选定墓地落凤坡,据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庞墨生在蜀国也受到刘备的呵护,只是刘备驾崩庞墨生的灾难来了,他永远忘不了那个狂风呼啸的冬夜,夜半三更时分家中大门猛地被人踹开,几条黑影伴随着狂风落叶席卷而入。混乱中母亲诸葛氏被人勒住脖子丢下深井,而他在挨了重重几棒之后昏死过去,家中男仆拼死相救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将他从魔掌中夺回,逃离成都,流落到男仆的家乡吴国歙州,他就是在这里生下他的儿子庞少白,也就是在这里开始砍松造墨。不得不说这个庞墨生,从他的名字里就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为墨而生的男人,他的墨庄在歙州独树一帜,他亲手打造的墨成为宫中御墨深受三国文人雅士喜爱,他最后因墨垄坍塌而早逝,但是他的造墨技艺却一丝不漏地传给了独子庞少白。庞少白是那种聪明绝顶的白衣少年,他本来就是一个无师自通的少年人,在父亲点拔下很快成为歙州造墨高手,青出于蓝胜于蓝的绝技让他在墨界声名远播。一个白雪覆盖的初冬,八卦村出现了两个黑衣如墨的采墨人,他们是魏国宫中暗中派来的采墨人,他们雇了六个挑夫购买了一百锭宫中御墨,并且选中了这个年轻人到魏国去帮助他们开坊造墨。

后来发生的故事就远远超出了庞少白的想象,当然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魏国的某个晚上,他们就投宿在悬崖绝壁之上的麒麟阁。在道士们若有若无的传经布道声中,那个与他抵足而眠的年轻人在黑暗中突然握住了他的手。他以为是少年人睡梦中失去意识的行为,轻轻松开少年人的手,而少年人却握得更紧了,然后黑暗中传来少年人低沉的声音,告诉他安排他到魏国来表面上是做墨务官,其实墨务官只是一个掩护,他们其实是让他做间谍。

那个年龄相仿的少年人就是这次在天门寺出现的毕飞羽,也就是我此次进入吴国要接头的那个一直不肯露面的赤乌。他其实一直与庞少白单线联系,对我进入吴国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对于蜀国间谍的举动他也一清二楚,围绕着我的所有行动均是他一手安排,包括上次周慕郎掌握所谓的麒麟帖以及此次八卦阵,都是他有意设下的局,目的就是通过非常手段除掉周慕郎,帮助我完成接头任务后安全逃离吴国。因为我的间谍身份已经暴露,如果不早日逃离吴国,我的结局就是被暗杀。吴国之所以没有及时除掉我,是因为将我作为一枚棋子诱出苏子春和毕飞羽,然后斩尽杀绝。

在那个艾草清凉、墨香芬芳的美好夜晚我再也坐不住了,作为白乌我迫不及街地要见到毕飞羽,也就是赤乌。我到吴国来就是为了与他接头,我来了差不多一年他也多次在暗中助我一臂之力帮我脱危解困,我们也有过几次一面之缘。但是都在非常紧急情况下匆匆谋面,而且还以黑布蒙面,再加上月黑风高,根本没有坦诚交流。我必需在今夜见到他,马上见到他。看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庞少白按住我的肩膀说:“你坐下好不好?我告诉你你现在不能见他,你们公开见了一面就很好,等我再安排你们俩相见。”我不相信:“他现在在哪里?”庞少白迟疑了一下,说:“他在去蜀国的路上。”我说:“他不是魏国间谍吗?他不是被魏国安排来到吴国潜伏的吗?他去蜀国干吗?”庞少白再次出手按住我的肩膀,我狠狠给了他一拳,他死死扳住我的手腕,我们两人差点动手打起来。就在这时候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一队人马破门而入,熊熊燃烧的火把冒出滚滚黑烟,无数刀剑对准我们杀气腾腾,我这才发现八卦村已经被吴兵重重包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