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名门之后18(1 / 2)

在庞少白带领下,一行人马沿着一条叫青衣江的河流,来到大山深处八卦村:从山坡上往下看,青衣江在这里绕了个回水湾,形成一个八卦状的村落,无数白墙黑瓦的古民居像山风落乱了一册册白纸黑字的线装书。

正值莺飞草长的春天,青衣江水流丰沛,随处漫漶,山涧溪流石缝间小小的瀑布随处可见。青菖蒲如同绿色的刀剑,这里两三丛那边四五簇,有时候叶片上冒出一两支通红的蜡烛似的蒲棒。遍地丛生着青青艾草,在田路上清溪畔茂盛生长。一阵阵清风拂来,艾叶上下翻飞露出灰白的背面,一阵阵艾香扑鼻而来。穿过一片开碎紫花的苦檩树林,就看到溪流畔的庞家碓坊:大块青石凿成的石碓窝布满斑斑苔痕,包着铁件的石碓通过一根木头连接外面一圈高高耸立的水车,在溪水冲击下水车缓缓转动,通过沉重的榫头带动石碓高高升起来,然后轰然跌落到石碓窝,将碓窝里置放的松烟与骨胶舂成墨坯,那就是做檀香的原料。

快要接近庞家碾坊时,庞少白突然高喊:“艾草,艾草,我回来啦。”山坡上正有一位村女背着竹筐飞奔而来,她筐中的艾草一路洒落。她一边狂奔一边叫喊:“少白,少白。”她突然发现面前站满了完全陌生的男男女女,似乎被惊吓住,停住了脚步。庞少白上前说:“艾草,他们全都是我的朋友。快,我们来做艾叶粑粑,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客人尝一尝乡间风味。”艾草脸庞上飞上一抹红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艾草,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漫山遍野生长的艾草。艾草的眼睛又大又亮,一身艾草绿起浅色花朵的衫裤把她的身段勾勒得苗条又柔软,她是庞少白在老家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她就守着这一片小小的墨庄。

庞少白领着我们一行走过漫生着青草的田路,走到山脚下一进后院,那里才是墨庄造墨之地,三两个墨匠正在造墨,显得有些寂寞。他们看到庞少白突然现身都很吃惊,庞少白打过招呼就动手加入造墨。艾草采摘的艾草被他添加到碓窝中,墨中的清凉之气就来自艾草和薄荷。那里松树堆集如山,新砍下的松木带着浓郁的松香,斧头砍断的地方露出白色木碴,透明的松脂沁出来一如琥珀。庞少白说:“这是做墨的第一道工序,砍松。”我们来到一排灰砖砌就的烟垄前,一个漆黑如墨的墨工正伏身于烟垄内刮取烟炱,嘴里叼着的一只木桶里盛满乌黑发亮的烟炱。庞少白说:“这是烧烟,烧烟工最辛苦。”

庞少白领着我们一路看下去:筛烟,一只马尾织成的筛子吊在竹杈上,他上前熟练自如筛着烟炱。熔胶的大铁镬一字排开,烈火熊熊胶液沸腾,无数大气泡闪闪灭灭,挥汗如雨的胶工如饿鬼投胎。走过一个场院忽然间杵捣声震耳欲聋,十来个杵捣工正在捣墨;入模场打坯入模声杂乱无章,只有晾墨房悄静无声:竹子搭就的晾房门窗洞开,宝塔形竹架上一层层一叠叠码放的全是墨品。晾房外的树荫下溪水潺缓蒲草花开,一张长条案,一个灰衣麻鞋的老先生正在给成品墨修面、描金,这是最后一道工序。老先生眼镜滑到鼻梁上,以狼豪小楷一笔一划在墨面上描花绣朵。庞少白屏心静气从他身边走过一直走到耳门外,丽阳公主看得目瞪口呆,说:“从小就对墨心生向往,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墨庄着实了不起。”庞少白说:“公主很喜欢?”丽阳公主说:“很喜欢。”庞少白点点头:“就知道你肯定会喜欢,我要送给二圣爷、丽阳公主两锭麒麟御墨。”当“麒麟”两字从庞少白嘴里崩出来的时候,我心头像扎进了一枚针,几乎与此同时,毕飞羽雪亮的眼睛向我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

我来不及反应和庞少白、丽阳公主一起来到一排高大坚实的橱柜前,只见一排小小的抽屉拉手上写着:

冰片、梅片、三七、麝香、珠粉、金箔、

龙脑、生漆、猪胆、熊胆、蛇胆、甘草。

庞少白从抽屉里拿出药墨,说:“这两块药墨是我十年前亲手所造,根据徽州民间偏方‘百草灰’和‘百草霜’打造,叫八宝万应锭和八宝治红丹。无论头痛失眠、伤口出血、通便利尿、无名肿毒、肠胃溃疡、积食腹痛、头昏眼花,惊癫血崩、中风偏瘫,外搽万应锭,内服治红丹,在名医那里是药到病除,在我们这里是墨到病除。”庞少白让艾草取来宫中黄绸缎细细包裹的龙凤宝匣,宝匣盖上两条活灵活现交缠在一起的麒麟让我大惊失色,因为它太像麒麟帖上的那一对麒麟。我盯着庞少白那书生一样苍白的脸越看越陌生,我突然发现我对庞少白一系列的行动完全是陌生的,它不再是我当年非常熟悉的那个庞少白,当然他也不再是那个与我同窗共读、情同手足的庞少白。

庞少白在众目睽睽之下小心翼翼打开那只宝匣,一上一下两锭药墨展现在众人面前,镶刻的正是两条嬉戏的麒麟果然与麒麟帖上的麒麟一模一样:首尾相接组合成圆形,围绕着正中间纹饰复杂的八卦。我微微出了些汗来,庞少白合上了宝匣。随后在那个深山里艾草清凉的夜晚,我与庞少白抵足而眠。在那个墨香弥漫的夜晚,庞少白第一次向我公开他的家族隐秘史,从那些散乱的记忆里我又一次闻到赤壁大战弥漫的浓浓硝烟。

当年的赤壁大战正是庞统献上了连环计才让吴国与蜀国的孙刘联军最后一举战胜了曹操,而庞统正是庞少白祖父,其母诸葛氏正是诸葛亮的二姐,诸葛亮主动作媒让二姐下嫁好友庞统,可以想见庞统与诸葛亮的兄弟之谊。

其实庞统小时候非常老实忠厚,从面相上看甚至有点愚拙,完全没有天降大任的魄力与才情。他长到二十岁一事无成,也不知道这一生到底能干什么,经常愁得睡不着觉。听人说遥远的颍川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擅长识人,他走了两千多里路去求见。抵达颍川司马徽家的那天阳光灿烂春和景明,正是春天最温暖的时候,司马徽家房前屋后是一片连着一片的桑树林,漫山遍野的桑树让异乡人庞统心情平静,他在桑林深处找到了司马徽。司马徽青衣飘飘、举止风雅,他就坐在桑树上采桑,看到庞统千里寻访他并不惊讶,也许这样千里迢迢来访对他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他仍然不紧不慢地采着他的桑叶,随手丢下来。一片片桑叶像鸟儿一只只飞落,庞统就自然而然地帮他在树下拣拾桑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