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梦幻的城市32(1 / 2)

乘坐火车,朝发夕至。随心出发,本来没有什么太多的目的,所以李秀华从怀新县城去到上海的火车之路并没有那么匆忙。因为中途需要转车,她便下到转车的县城去转了转。她发现,除了那些高大的标志建筑、道路和特定的纪念之地,原来每个县城的商业、街铺、吃食甚至叫卖都一模一样。

形走到不同的人群当中,这是她长时间围绕或者被围绕在熟悉的人身边,少有的单独出走。所以她又想起了自己的小县城,原来她是那样细腻内敛、安静热情,父亲李贵富上城里买农机的表情和刘金宁上县城申请村集体开发项目扶助资金的表情是一样的,李春林喊一家老小到县城的大饭店吃饭结账时动作和金宁他爸在他女婿王原介绍的农机公司买收割机付账时的表情也是一样的。她觉得她最近是受到《围城》那本书的荼毒太深,感觉时间给了她太多遐想的空间。

她想起自从被检查出怀了几个月身孕之后,就被刘金宁架空了村里的所有职务、被家里人禁止了一切的体力型劳动,所以她空出来的大部分时间就只能眼看着日子平淡的、晃悠来晃悠去,却任它逝去如流水却无力挽回。

她拿起书可以坐在院里,或者天台的屋棚下待上整整一个下午,她会遗憾地朝着夕阳挥挥手,告诉自己说,算了吧,留个心情等一等明天的太阳。她觉得自己骗了自己却很高兴,会告诉自己说还有明天啊,明天等满轮的红日老态龙钟地爬过山头,肯定还有像稻草垛烧起来一样的晚霞。

重新坐上转乘的火车,她看到广袤的原野上一轮红彤彤的日光追着她不停奔跑。李秀华在心底里暗自记恨,怎么刘金宁就不能像电影里看的那样,追着她的火车跑出一段长长的距离,而他却像是一个刚刚打了胜仗班师回朝的将军,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他怎么变得和她认识了那么多年的帅气男人不一样了,还嫌她像牛和猪一样吃不饱。

因为围着马桥村的那山那田那人那狗转得太久,很多年没有坐过火车的李秀华觉得这次坐动车,更像童年跟随刘金宁父母去到广东游玩的卧铺大巴车,睁开眼睛是远远近近的风景,闭上眼睛,就是身体成为火车漂移在大地上的一部分,不睁开眼,感觉身体悬浮在移动的车身上怎么也停不下来。

在眼前晃动的景物和手中的书本的切换下,后半段的旅程快得让她都没有做好准备。当车厢里金属空灵的嗓音甜美的提示到达的是“上海站”的时候,李秀华像几年前大学刚毕业那样自由地踏上了一片陌生的土地。

从出站、打的到吴春莉给她定的酒店房间,她感觉自己一下子从灰姑娘穿越成了白雪公主。她被眼前魔幻多彩的城市建筑和车水马龙的车辆行人震惊住了,似乎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这么多人、这么多车,乡村的房屋、树木、水田、河流还有李春林牧场上的猪和羊,一下子成了定格的缩影,在丰富艳丽、宏大壮观的城市风景中怎么也生动不起来。植物的色彩和城市的色彩就像是黑铁石和炼黄金的区别,一眼就看得到其中的差异。

李秀华到达吴春莉发了地址的婚礼酒店,吴春莉刚好坐着她未婚夫百万级级的豪车姗姗来迟。多年不见的同学彼此寒暄仍然非常热情愉快。见李秀华一路风尘仆仆、旅途劳累、面容憔悴,便热心地安排她住到酒店去洗漱一番。

李秀华也不分外,从酒店出来又换了那身她在家里的桂花树下看《围城》的清纯文艺装扮,然后跑到吴春莉的婚礼舞台,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帮她布置婚礼现场。他们一边做事,一边开心聊着吴春莉和她老公陆城的甜蜜经历。他们像过电影一样,重复着吴春莉给她们讲述的故事经历。

李秀华感觉吴春莉的婚礼和她田园牧歌式的婚礼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大城市的酒店里流淌着和禾田草地里完全不一样的酥软的芳香,就像有时候她走进马龙山的深谷地里,闻着满片鱼腥草的馥郁香味那般迷人。如果村庄可以使人安静放松,那城市则会让人莫名的振奋清醒。

李秀华帮忙在舞台背景板上插着一个巨大心型的玫瑰花造型,眼睛却不停打量着婚礼的布置陈设。吴春莉的婚礼上有明丽的灯光,让人艳羡的服装,可以升降的舞台,神奇的科技,飞花浪漫的金色锡箔彩纸,成团萦绕的花束,更多的是成群的颜值超群的型男靓女,他们说起话来音律动听,谈吐优雅,气定神闲,风度翩翩,这和她每天朝夕相处、朴素地道、散漫野性的农民有很大的差别,她觉得这是城乡巨大差异导致的地域积弊。她忽然想起李舒鹏主导的党日活动和民主生活夜训培训,那些只流于形式的肤浅,她想创建一个真正能够给村民带来改变的学习培训课堂。

回归现实,在吴春莉惊艳感人的婚礼仪式上,李秀华感觉自己像是一位来自遥远星球的陌生人,坐在一群光鲜亮丽的人群当中手足无措。好在有另外几位大学时的同学在场,不着边际的闲谈才缓释她由来已久的尴尬。直到热闹的人群里被另外几位同学推搡着上台和新娘新郎合影,她这才真正清晰地看到和她经常聊天的这个女人,原来复杂的表情中有很多并不熟知的陌生。

参加完婚礼,她和一个叫苏灿的同学在上海这座陌生的城市多待了几天。她们穿街走巷,越过摩登的商业写字楼,最后拐到高楼下一排整齐的低矮民房,去找了家看上去还不错的典型上海弄堂里的青旅民宿,想着一边寻找些关于大城市的历史记忆,文脉渊源,探索些值得借鉴的文化经验。

李秀华多停留在大城市的这些日子,刘金宁知道她有着自己的计划想法,但因为会担心她的安全,独自在外的心情,所以在她走向动车进站口的时间,就提醒她注意返程的日子。

可能是长期在村里朝夕相处的惯有思维,刘金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李秀华的坚强一面。好在李秀华在吴春莉的婚礼上重新见到了苏灿这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她想着来到上海的另一件事情便自然有了眉目,内心的忐忑才落了地。

苏灿是个游历在上海和其他大城市做企业投资咨询的精干女人,她有着非常专业系统和切入城市经济发展肌理的理论经验知识,而她所掌握的全面丰富的财经知识正是李秀华渴望汲取的知识营养。所以她专门打出同学之间的“情感牌”,借口在上海这座陌生的城市逗留了几天。

在一间满眼红色时代主题感的中式咖啡店,她告诉李秀华,城市经济飞速崛起的同时,轻资产和知识文化经济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年轻人已经成为市场消费购买力的主体。她的马桥村要想成功做好旅游,年轻人的时尚经济和浪漫消费可以考虑作为吸引投资商的重要噱头。

但这些年的村干部工作和生活让她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李秀华摆摆手,说,搞建设和招商是村里男人们的事,我只懂算账,哪一分钱花得不对,我都能给掘出来。

苏灿就取笑她,搞建设的钱不能卡得太死了,要搞活村里的经济也不是那一分两分钱的事情。

李秀华满脸委屈,搞乡村建设不应该跟居家过日子一样吗,谁也不愿意紧巴巴地过日子,都是现实所迫。

苏灿回答她,有没有钱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用活钱。投资商拿100万放你手上,你存进银行,那它可能就还是100万,如果你再拿给5个人去创造财富价值,那你最终收回来的可能是200万甚至是500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