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村里来了驻村帮扶队26(2 / 2)

这次他们受省里指派,将在马桥村持续开展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

李舒鹏说,这次赵教授他们由省里选派,经过县委政府的安排进驻到我们村,是为了帮助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建设,宣传党的领导政策,帮助我们村提升管理治理水平,为老百姓们办些惠民利民的好实事,宣传家乡好物,帮助我们胜利实现脱贫攻坚的战斗任务,将马桥村建设得更美、更富、更强,大家鼓掌欢迎。话刚说完,所有人热烈的掌声欢鸣。

赵建平被大家的掌声惊宠到,说,我来马桥村的目的,刚才李书记有说了,大家也不要把我们当外人,有什么技术上、政策上、生产生活上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找我们帮忙解决,我们都很乐于跟农民朋友们走到一起,帮助大家提升知识水平、提高生产生活和农产品推销推广的技能,让大家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赵建平简短平实的几句话,引起了在场村干部和村民们的强烈情感共鸣,他们就喜欢这种愿意跟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交朋友的文化人,一阵掌声之后就是村民们各类农民式的幽默提问。

“家里电视机坏了可以找你们修吗?”

“家里人的医保还没交能不能找你们?”

“孙子读书成绩差能不能让你们帮忙教教?”

“家里种了很多橘子不好卖可以找你们帮忙卖吗”

“母猪生崽了也能找你们吗?”

听着村民们小心翼翼又真诚细微的提问,赵建平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这些小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又是村民们现实渴望解决的难点问题,虽然提问的方式让人感觉不痛不痒、幽默可爱,赵建平强忍着将自己差点表露出来的尴尬微笑收了回去,说,能!

刘金宁也意识到村民的这些问题有些无厘头,便严肃认真地补充了一句,说,大家提问都好好提啊,这不是我跟你们开村委会,赵教授是帮大家解决问题的,你们要“一个螺丝一个眼”地问,别提个问题像在自家讲大白话一样!

借着村干部和村民们便“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想说的问题都说了出来。而最主要的问题都集中在马桥村的农村经济、产业和文化发展上面。

赵建平跟大家说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协调最优质的资源、最优势的合作伙伴帮助村民们将马桥村建设好、发展好。而讲到马星河河堤开工修筑的事情,刘金宁也一字不落地将自己的想法、筹备进步、施工单位对接以及具体确定的开工时间都汇报给了大家。

他说,马星河河堤工程施工队那边的工程报价我们已经审核,用地规划县里面也已经批复,建筑材料也已经找厂家预定,我们就定在12月8号正式开工。听着刘金宁的讲述,原本安静的会议室里顿时欢腾了起来。

就在大家沉浸在这喜悦的消息的时候,刘新庆站了起来,他说,金宁叔,你原来不是说让我们村里组个施工工程队的吗,我和汤良兵、陈达聪和刘富阳早就联系好一些县里开挖机的朋友,还有村里会做泥瓦技术的师傅,组了个工程队了,你都找了市里的工程公司了,那当时又找我们组工程队做什么!

刘金宁听着刘新庆的疑问,发现自己在宣布工程施工的这个细节上,忘了讲最关键的事情。他说,这个我原来找工程公司的时候,我们在协议里就确定好了,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大型机械设备、工程管控、资金管理、人员管理他们负责,现场施工人员、挖机设备、修筑土石材料由我们村的施工队自己负责,村里施工队的资金不在工程公司结算,而在村里的工程项目资金财务上统一结算。

刘新庆挠了挠后脑勺,问,你说的这么绕,我听得不大明白。刘金宁说,就是你给工程公司干活,但在村里的工程项目财务上零钱。

刘新庆又问,那我们村里施工队要找他们工程公司要设备,他们不给怎么办?

刘金宁说,那不能,他们带来的设备是无条件的全员使用的,给工程公司的结付款,他们的工程设备费用也有专门列项。刘新庆说,我懂了,可你这安排也太坑了,工程公司都做了将军,我们村里自组的工程队却成了冲锋陷阵的炮灰。

刘金宁一脸无可奈何的愠色,说,不是都跟你们说了吗,马星河河堤的资金从开始筹备到现在,一直都短缺不足,所以我砍掉了他们的精锐部队,让你们加盟进来,我只能先付他们的军师费和装备费,至于村里的施工队,主要的薪酬都转股份!能跟他们达成这样的协议,已经是工程公司那边最大的让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