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快乐的农家午餐27(1 / 2)

看着村民们对马星河河堤工程开工建设的事情还有很多疑问,李舒鹏听着刘金宁的回答也都有板有眼、毫不含糊,知道他在这件事情上耗费了很大的时间心血,便站出来给刘金宁“搭帮腔”,

他说,我们都知道金宁村长在咱们村的河堤建设事情上,一直都是不辞劳苦、全力以赴、一丝不苟,桩桩件件都亲力亲为,不有半点拖泥带水,开工时间的确定,他都是找我跟其他几位村干部和前几任支书、村长商量好的,而且也都有跟镇上、县里的领导汇报了,一些细节的问题我们就不讨论了,咱们这次开会的主要工作是欢迎赵教授的工作队,将我们村的情况全面如实地汇报给他们了解,也好让他们更好地帮助我们开展建设工作。

听完李舒鹏的讲话,刘新庆沉默了一会儿,他说,李书记你误会了,我们就是想知道现在河堤准备开工了,下一步要怎么搞,平常里做什么事情,村长都是会直接安排我们的,这次却不给我们“听个响”。

李舒鹏说,河堤的开工时间是我组织主要的几位村干部和老村长们确定的,我让他们先不要跟村里人说,免得由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利益问题引起村里人矛盾,影响河堤修筑的开工进度。

见大家都默不作声,似乎都各怀心事,就又敞开了说起来,这次也刚好借驻村帮扶队的欢迎会,正式宣布下这个事情,后面还会再组织村民代表开会落实安排开工的事情,也会张贴村务公告栏、发广播通知告知全体村民们这件大事情、好消息。

李舒鹏看了看台上的赵教授和其他几位村干部,又看着台下刘新庆几人放着光期待的眼睛,感觉大家都心态平和,便拿起水杯喝了口水,接着说,我知道我们村有召集一些村里的技术师傅,组建了专门的河堤修筑施工队,这个也都是金宁村长一手筹备的,我相信这个施工队肯定可以成为我们马星河河堤修筑的中间力量,我也相信你们肯定可以不负众望的协助工程公司那边完成河堤修筑的施工任务。说完,李舒鹏便开始带头鼓起掌来,台上台下顿时掌声一片。

刘新庆看了看旁边的汤良兵和刘富阳几人,表情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就是这么些个事”,然后迅速的坐到座位上。几人原先按照刘金宁辛苦筹备的施工队,这次有了个戴实的帽子,大家心里面也都吃了颗“定心丸”。

眼见着为迎接自己驻村队准备的欢迎交流会变成了村里河堤开工的讨论会,赵建平看着台前坐着的几位沉默的学生略显尴尬。

虽然他知道眼前的这些村民都是热诚的就事论事,并没有将他们当做外人,但从一个帮扶队队长的职责和强大的观察感知力,他知道他们现在讨论的马星河河堤修筑开工的事情,在村民、村务工作的意识和历史上有着多么重大的价值意义。

赵建平伸出手摆了摆,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说,今天我们工作队刚到村里就能跟大家讨论村里河堤修筑的事情,我感到很荣幸,这也是我们了解马桥村、融入马桥村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我想我们的驻村工作不止于此,还有更多的同样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策划、去推动、去实现,以此来帮助村里更好、更快、更稳、更精准地摆脱贫困,创造和实现更美乡村、更富生活、更宜游宜居的乡村旅游业态。

霎时间,大家都被赵建平的发言吸引了注意力,他们的期待也都回到了刚才会议一开始时的热切专注。看着村民们都转移到了这次会议的正题,赵建平便主持大局让他的几位学生分别将关于乡村建设的规划构想和方案的执行落地一一地做了番介绍。

村干部和村民们都听得很认真,天马行空的也好,艰难苦大的也罢,在他们眼里,台上讲话的大学生就是说话好听,人也好看,青春蓬勃、年轻活力,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刚回村时的刘金宁和李秀华的另外几个复刻版本。

由于从省城到村里一路奔波,开始几位大学生还好奇小县城的高铁、历史年代感的统建楼建筑、不太规整的马路街道,以及乡村原野的沉静开阔、丰饶富美、幻丽多彩,却不想一个村部会下来大家都饥肠辘辘、绵软无力。

李秀华给他们端来水果的时候,见他们刚进会场就大快朵颐地啃食水果,李秀华眼里便有一股似曾相识的酸涩暖流流过,因为她和刘金宁也曾有过跟着导师下乡幸福地吃着农家食物的难忘经历,她也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她问其中一个叫梁倩的学生,说,是不是这水果好吃?梁倩告诉她说,好吃,只是我们一早从省城出发,中途没有休息,现在已经饿到前胸贴后背了。于是李秀华没有跟刘金宁打招呼,悄悄让金宁母亲唐秋花安排午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