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新成立的合作社21(2 / 2)

当两支搜寻队伍汇合到一起的时候,村里的养牛散户刘友平竟也出现在土地庙里,而他身边真带着一大一小两支狼狗。李春林禁不住一阵唏嘘,窜进他们猪圈的哪是什么狼,就是眼前的这两支狼狗。

一阵寒暄之后,刘友平告诉他们,他家自养了十几头牛,偏偏今天下午就走丢了几只,开始他循着痕迹到了春林的养殖场,后面又折回云雾山来继续找,却是一直都没找到痕迹,但他却告诉李春林,他亲眼看着猪群朝着山下养殖场的方向跑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春林几人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一下了,他们也劝刘友平说,时间太晚了不要再找了,先回去第二天再做打算。等回到养猪场的时候已是凌晨三四点钟,这时大家才猛然发现,猪群已经自己进了猪圈,而在刘新庆的羊圈里竟然也找到了刘友平丢失的那三头牛。

经过仔细的监控比对,应该是刘友平来到养殖场附近找牛的时候,他家的狼狗无意间惊吓了猪群跑出猪圈。众人又惊又喜地感叹,一群高能智商的人类竟然被一群猪和两条狼狗给戏耍了,看来老马识途不是假,老猪认窝也是真。

等到大伙安下心来,李春林这才安排几位村民就在养殖场的几间宿舍房里休息。而他也叫来刘金宁刘新庆一起彻夜长谈。给其他几人各自倒了一杯现泡的云山野生茶(主要是村民自己在云雾山自摘的野生茶),三人便开始围着张小圆桌边抽烟边喝茶。

李春林第一个开口说了话,“感觉养殖场改建到这边的最大问题就是位置太偏、路不方便,叫师傅过来运猪要反复给我确认位置,还要多收运费,原来的猪场跑个小坡就能直接到镇上。”

听着李春林的抱怨,刘金宁心里积郁着“恨铁不成钢”的不满,他说,搞养殖是做产业,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养殖,怎么还是农民的观念思维,你得想着将它做成一项产业,一个现代生态的农业产业,现在却还在纠结运输费这么一个小问题。

李春林开始反驳,干嘛一打雷你就要下雨,我这是在给咱分析我们农场的劣势,是想大家提提意见,怎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刘金宁听完马上收起自己的责备,能从李春林嘴里听到“农场”这两个字,他心里已经很是欢欣,更何况在他的耳濡目染下,还知道怎么分析产业建设的劣优势,懂得寻求帮助探索突破瓶颈的方式方法。

他马上摆正了态度,平心静气地说,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主要考虑到几个方向,一个是争取上面资金和筹资,像村村通、林道、产业观光道这样的乡村发展帮扶项目资金,大家众筹众建、共建共享,来改善养殖场这片区域的路面状况,还有就是我们将牲口运输到指定的地点,统一让货车师傅拉去合作的企业地点。

李春林拿起钢口玻璃杯喝了口茶,说,这个好这个好,就让我爸开三轮摩托车将猪运到原来的猪场坡下那个路边的开阔空地,集中起来再让师傅一起拉走,反正他一个车也就只能拉二三十头猪。刘金宁不同意,说,你这是懒人拉磨磨洋工,贵富叔有那功夫去干点别的事情不好,非要这样去折腾,况且这事情也是事倍功半治标不治本,我不同意你这样蛮干。李春林说,可这是现在最能见实效的方法。

刘金宁反问,难道你真要尝试去做些无益功,现在上咱们农场又不是没路上去,只是卡车司机嫌弃运费收得高了一些而已,我们以后是要在马龙山这片区域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经济,这条路是关键工作,而建设生态养殖、种植和食品加工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立体产业链模式更会是我们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工作。

刘金宁的话让两人很受触动,他们都不停赞叹他在乡村产业建设规划上的深谋远虑和务实精神,但具体要怎么干,他们心底并没有形成方方块块的整体想法,而只有在刘金宁的内心里,才有比较系统、流程化、清晰可观的一个建设发展模式。

虽然刘新庆也曾打趣他说,村长哥画的大饼总是又咸又甜,而且一吃就撑,但一谈到村里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设想,刘金宁整个人生轨迹里和爷爷、刘运城以及前几任村支书的时空交集就凝合成了一页页立体可感的厚实书章。

茶越喝越浓,人越聊越清醒。最后他们一致觉得,两块养殖场的牌子应该要合成一块牌子,至少那样才能让外面过来考察和跑运输装运猪羊的人知道,马桥村不仅有系统现代的养殖产业,而且是成规模、类型齐全的养殖产业,这里不仅乡村秀美仓廪实,而且地丰人厚牛羊肥、稻花飘香池鱼肥。

最后他们也找来村里的养牛大户刘友平,商议了再联合其他几户养牛大户,养鸡大户,共同成立庆林种养合作社、联合开发发展马龙山生态农场的专项事情。从此,马桥村的立体生态畜牧养殖产业也就有了更丰厚扎实的家底。

关于村里种养产业规划的一些事情,几人各自抒发了创想现实的计划步骤和执行细节,刘金宁也将大家讲述表达的意见诉求统一记录到笔记本里,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需要去说动村里的其他养殖散户,让他们搬迁合并到马龙山这片山林水草丰美、水塘资源和地表水丰富的生态种养场。

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他们也必须统一规划布局种养场的分类设计和畜禽数量,以此更好维系生态农场的有机运转和可持续效益运营。

可能是一整晚的冒雨跋涉劳累,加上秋天山林的温凉浸人,几人竟然都朦朦胧胧的趴在那张简陋的小圆桌上睡着了。直到天光微亮,刘金宁一个鲤鱼打挺被李秀华的电话惊醒。此时他的手机上有三四个李秀华的未接电话,可能是昨晚的睡意太浓没有被听到。

他独自走出屋外,看着房前草地上沾着的露珠,远山边升起的太阳和山塘里鱼儿跃出水面吞食飞虫的画面,语音轻柔地回答着李秀华的问话,说,找到了,都找到了,人也没丢,等下就回来。刘金宁听到电话那边传来一阵欢喜的笑声和挂断电话的断频音,便大跨步走进办公室摇醒李春林和刘新庆两人,说,别睡了,别睡了,回去接待省里下来的考察领导去了。

李春林似醒非醒地惺忪着双眼问,什么什么大领导来了?刘金宁说,是省里乡村古建筑研究保护单位专家要来村里考察调研我们村祠堂那一片村落古建筑,帮我们申报省里的乡村古村落建筑保护单位。

李春林惊愕了一阵,说,是真的吗,那这个比任何领导都管用。说完便冲到一侧办公室前面的水龙头上,拧开水龙头,在墙角的铁丝上取下一块颜色泛白的毛巾,接着水草草地抹了把脸。这时其他几个村民也站到了办公室门前,都忍俊不禁地看着李春林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