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谋划富民的大产业(1 / 2)

刘金宁说,你们搞鱼塘养殖的专业和能力是不捎质疑的,我现在担心的是,我们既要做大面积、又要合理地通过农田种养荷鱼的流程审批,可能过程当中会遇到一定的阻碍,但是我会尽量的想办法去处理好这些事情。

汤良兵说,要怎么干,我和刘富阳都听你的,咱们想干的事情一定要把他干成!刘金宁紧紧拉住他的手说,行,我这次来找你就是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想法,后面事情筹备妥当了,就可以跟河堤修筑的事情同步开工。汤良兵感觉大受鼓舞,他对和他和刘富阳的水产养殖合作将来的发展也更有干劲跟盼头了。

刘金宁把关于荷鱼共生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说给汤良兵,汤良兵觉得他一早也是有这样的想法的,只是没有刘金宁说的那么宏大。虽然刚才他信誓旦旦地给刘金宁打了保票,说要怎么怎么干好这个荷鱼共生的生态农业产业项目,但具体怎样执行,他心里仍然不是很有底。

他说,金宁老弟,你下午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吧,咱们可以去准备开发鱼荷互生养殖的农田区域看看,我把刘富阳也叫过来,我把我心里的算盘也给你合计合计。刘金宁说,好,你把刘富阳也叫过来,我们一起把需要逐步落实的事情像“江口洗萝卜”一样,一个一个给它捋清亮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

于是刘金宁开着小电驴,汤良兵开着辆既能拉建材工具、又能放张蛇皮布就可以用来卖鱼的长城皮卡车,一前一后地行驶在地势起伏的乡间水泥路上,路面两侧的田野里,水稻青苗正在哔啵作响的日光里拔节生长,田埂坡地上的小野花热烈奔放地迎着光照随风摇曳,体态丰腴的猪婆蛇一会儿跌入田水里面、一会儿跳上石埂观视,水田里捕鱼的鹭鸟被突然经过的车辆惊起,略过几丘田的距离又落下来安静地觅食。

水泥路穿过坡地上的汤家院子,和下段位置的舒家院子相连,最后又汇到村道的主干道,通连到去往县城省道的乡道上。汤家院子和舒家院子同位于马星河的另一侧,与刘家院子相向棋布在马桥村几千亩稻田的桌沿上。

刘金宁仍然是和汤良兵去了那天刘富阳“撞南墙”挖鱼塘的那片水田区域。走到鱼塘边,两人躲进鱼塘堤埂上一座用小方板拼凑成地面、悬空在水塘一角,用竹片和稻草层叠织成“人字”屋顶的凉亭。

凉亭是汤良兵专门找人在鱼塘上面搭建的,有时他会抽空过来鱼塘这边蹲守几个小时,这样既可以观察和保护鱼群的生长,也能防止有人过来鱼塘盗捕盗掉,所以便找来木工师傅、自己找来材料建起了这座鱼塘上的小木房。

走进小凉亭,刘金宁顿感身上的热量散去了许多,虽然田塘里蒸腾着热气,但顺着马星河水流横贯穿过的气流,遇上这一处阴凉,十分的热度就减去了三分。

刘金宁说,同样是经营鱼塘,你的思想和做法可比刘富阳先进多了,你修的这个凉亭完全是成了这一片的地标,不仅方便自己管护鱼产,就是四里八乡的人跑过来咱们村买鱼,它给客人们提供的遮风挡雨的便利,也会让人们记忆犹新,形成一种水产售卖宣传的品牌形象效应。

汤良兵说,我可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修这个亭子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当时有这个想法就马上安排落实了。刘金宁说,我只能给你一百个点赞,刘富阳只知道想着法子怎么拓宽鱼塘面积,却从没想过这种可以提升售卖服务体验、增强鱼塘软性文化感受的东西,以后我们荷鱼互生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发展起来了,你的“凉草亭”招牌模式我们也要全面应用推广起来。

刘金宁一句话就把汤良兵搞荷鱼养殖经济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刘金宁扶着粗糙的原木围栏,身子半倾斜地探出亭子外面,吹着稻田和鱼塘里吹来的风,望着眼前汤良兵养甲鱼的七八亩浅水塘,中间隔开几处稻田的刘富阳的五六亩草鱼塘,又看了看手机显示的时间,下午3点50。

刘金宁眉头忍不住皱起来,说,这刘富阳怎么还不来,当真把我俩晾在这里晒鱼干呢。正说着,就远远的看见刘家院子祠堂前面门楼位置的马路上一辆崭新锃亮的车子向这边驶来,车漆上映照的光亮格外闪耀夺目。这正是刘富阳开了前几天到县城新买的一辆2006款、2.3排量的日产天籁,正意气风发地朝着鱼塘赶过来。

刘富阳把车开到草棚边的沙石路极速刹车的时候,车轮子和路上的小石子摩擦发出“吱吱”的响声,刚等他下车走进木凉亭,刘金宁便发出一系列的灵魂拷问,大晌午的不下田是不是在家抱着弟妹睡春觉呢。刘富阳说,没啊,今天一大早发现家里面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漏水了,现在还在修太阳能热水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