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荷鱼共养的绿色经济(1 / 2)

距离刘富阳鱼塘风波搞的乌龙事件过去了好几天,马桥村平静舒宁地在初夏的烈日旭风里,悠然地与山风明月谐趣共生。趁着几天得空,李舒鹏和刘金宁两人去县城参加了农业农村局开的乡村振兴工作调度会。

会上对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基层骨干力量的想法和干法很重视,会后,主管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县长和几个局长又专门拉上上报了乡村振兴基建规划建设项目的十几个乡镇领导和村支书记、村长进行面对面会谈,了解规划建设项目的概况、推进情况和遇到的困难。

刘金宁在座谈会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了马星河河坝修筑的筹备情况,进展状况,同时给大家分享了建堤资金村民众筹和土地征地补偿金入股的开发模式,未来几年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和规划建设情况,精彩的讲述、科学合理的布局、模型案例丰富的参考借鉴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风格获得县领导和局领导的高度赞赏。

开完会出来,刘金宁本想和李舒鹏一起开车回村里,但被也在参会的二姐夫王原叫住了。王原说,怎么有想法了吗,会上不跟我打招呼也就算了,来县城了姐夫姐姐家也不去串串门吗。

王原在县里农业农村局分管发展规划股部门的工作,对全县乡镇、村支两委上报上来的农村村庄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有主导的审议审批权。

刘金宁之所以要在会上绕开他,就是不想被其他乡镇和村部的干部说闲话,说他背后有关系,他只想凭着自己干事业、促大局、务民生的心智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马星河河堤修筑的这件事情。

王原的邀请没有打动刘金宁,他说,姐夫,这些天村里的事情多,我和书记就一起先回去了,不过这阵子爸妈可能受到热天高温天气的影响,身体出现了些状况,经常有身体困乏吃不进东西的症状,而且常常念叨着侄子侄女,哪天得空就带上我姐跟侄儿侄女回家里去看看。

王原说,这个事情你不早说,我是一直想回家去看看来着,但是你姐姐总是说她工作忙,我也叫不动她啊,但你说这些天爸妈身体有些不适,她就是再忙也得回家去看看。刘金宁说,那好,回家看望爸妈的事情你跟我姐通个气就好了,我想她会很上心的,下午还要去李春林的种养场看看,就先回村里了。王原说,好,那路上注意安全。刘金宁摇下车窗朝他摆摆手,便驾车直接朝着城下的方向走了。

赶回马桥村,已是中午一点多钟。吃了母亲留在灶锅里热着的饭菜,刘金宁回到二楼客厅里竟然沉沉地睡了一觉。闲着无事,刘金宁将手机连上客厅的蓝牙音响,听着慵懒夏光里聒噪而音力澎湃的歌曲,又打开电视机遥控到央视新闻纪录片频道,看电视里宣传推荐的美丽乡村建设做法和榜样故事,他想着,除了在不断推进的河堤建设工作,也得另外再做点什么事情了。

他忽然想起汤良兵前阵子跟他说过,他的鱼塘光养甲鱼也不怎么挣钱,因为鱼塘的空间有限,养的甲鱼数量也有限,尤其是这个热天,更容易发生甲鱼缺氧死亡的情况,感觉自己的甲鱼养殖做不起规模也卖不起价钱。

刘金宁之前在姐夫王原家里跟一位他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朋友聊天时知道,现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水产养殖都新兴种藕养鱼、种稻养鱼还有鱼菜共生的先进模式,既能保证鱼苗的成活率、渔业资源的稳定发展,还能增加农田土地的空间利用价值,创造藕花、稻田景观的旅游观光和田园乐趣体验经济,形成农文旅互融发展的立体农业经济模式。

时间不等人。电视机盒子还没被纪录片视频播放的内容捂热,刘金宁就马不停蹄地骑上他的小电驴顺着自家别墅门前的小坡道赶去汤良兵家了。汤良兵家住在汤家院子,属于马桥村一片院落聚居带状分布区域的中部位置。

刘金宁过去要走过马桥村村部前面的马路,穿过一片田野和架设在马星河上的单孔石筑桥,穿过一片地势小有起伏的田垄,斜插经过房屋道路走上一条水泥路两旁老樟树、枫杨树交错的绿意空间,绕过一口两侧房屋环绕的池塘就到了汤良兵家里。

因为刘金宁刚才打了汤良兵电话,说要到他家来说点事情,所以汤良兵一直站在门口望着对面村部前面的村道,看刘金宁是不是有经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