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宗师的分量51(2 / 2)

“张将军,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李县令放下茶盏,神色认真地说道,“张家在新乐县的地位举足轻重,有您这番话,我深感欣慰。我李某人并非贪图权位之人,来此新乐县,也是希望能为这里的百姓做些实事,让新乐县更加繁荣。”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张家的支持对我来说极为重要。我保证,只要我在新乐县一天,就会继续推行王公路大人的政策,确保县内的物资采购不受影响,为百姓谋福祉。同时,我也希望张家能与县衙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携手共创新乐县的未来。”

李县令的话语诚恳而坚定,他来新乐县就是因为新乐现在发展迅速,能为他带来大量的资源,供给他的武道修炼。

张翦听了李县令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是一个有远大目标的武者,对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并不感兴趣。

“李县令,你的决心我张翦看到了。”张翦声音低沉而有力,“那我们继续保持现有的合作。”

李县令步出张家府邸,心中带着满满的欣慰和期待。张家的明确答复,如同春风拂面,化解了他初来乍到时的担忧与疑虑。新乐县的未来,仿佛在他眼前铺展开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他踏上归途,步履轻盈,不知不觉间已回到了县衙。这座最近新修的县衙,矗立在县城的中心,巍峨壮观,与昔日那破旧狭小的县衙形成鲜明对比。新县衙的建筑风格典雅大方,青石铺就的庭院宽敞整洁,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回想起之前那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县衙,李县令不禁感慨万分。那座老旧的县衙,虽然承载着无数历史的痕迹和百姓的记忆,但确实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政务需求。王公路县令为了县中百姓的福祉,一直舍不得动用公款来修缮县衙,这份为民着想的精神,让李县令深感敬佩。

如今,新县衙的建成,不仅为县衙的办公提供了更加舒适宽敞的环境,更是象征着新乐县在王公路县令的治理下,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崭新面貌。这座新县衙,如同新乐县的一张名片,展示着这里的繁荣与进步。

王公路在乐至县担任县令已有五十余载,他的岁月几乎全部融入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土壤,每一片山林。他的身影在县衙中忙碌穿梭,在乡野间奔波劳累,从未停歇。他的双手,书写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传奇。

每当黎明破晓,王公路便早早地起床,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他细致入微地倾听每一位百姓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确保乐至县的治理有条不紊。他深知,只有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好县令。

在他的治理下,乐至县逐渐变得繁荣昌盛。农业生产稳步上升,商业贸易日益繁荣,百姓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乐至县的普通人如今都能过上富庶安稳的日子,这一切都离不开王公路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然而,岁月不饶人。过多的付出也就是更少的修炼,如今的王公路仍是先天后期,他的年龄已经错过了晋升宗师的最佳时期,今生恐怕也只是一个先天武者了。

朝廷对于武道修炼的重视和鼓励,使得武道境界成为了衡量官员能力的重要标准。尽管王公路在乐至县的管理上表现出色,深受百姓爱戴,但由于他的修为一直停留在先天后期,与当前县令普遍要求的宗师境界相差甚远,所以朝廷不得已调离他到流光府任闲职。

新任的李县令是宗师中期,十分符合朝廷的选拔标准,这就是宗师的分量,大周也要给予相应的待遇。而且张翦知道,即使李县令不来新乐县,还会有张县令,刘县令来新乐县,王公路的离任已成定局。

王公路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没有跟上朝廷的脚步而已。不管是在武力世界还是科技帝国,业务水平很强,但是个人能力不符合考核标准,都会被所谓的标准所淘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