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如隔千山与万山(一) 52(2 / 2)

终于,舒沫积攒出力气走到晨晖先前所在的炭窑边。顶着炙人的热气,她看见了他在沙地上用手指写出的名字——

尘晖。

原来,哪怕顶着“净水圣使”的名声,原先那个朝气蓬勃如同旭日初升的少年还是意识到,他早已从云端跌落到了尘埃。

励翔有些郁闷。不是后悔,不是抱怨,但是确实有一口气憋在心里,就是吐不出来。

他抛却了家中优越的环境,跑到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来,原本就是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不料声名远播的净水圣使尘晖,竟然是这么消磨着他的时间。

已经十天了,励翔并不怕吃苦,他可以和无依谷的土著人们一样,吃粗劣的饭食饮肮脏的窖水,身上被毒蚊子咬出无数的红包,夜里和腥臭的羊群睡在一起。可是,他觉得自己吃这些苦,并不该只是为了做那些事:盖窑、烧炭、筛石子、割茅草……日复一日,日复一日,极端地辛苦,却又极端地枯燥和无聊。一天下来,他累得只想就地一躺呼呼大睡,不要说修行,连脑子都没力气转了。

可是他不敢抱怨,因为尘晖无意中提过,他是他无数追随者中的一位。而以前那些人,现在都在哪里呢?励翔心里想,怕是全都因为无法理解或无法忍受而选择了离开吧。

因为他们和励翔一样,都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伟大的目标,而尘晖,却似乎永远只会看着脚下的泥土,从来不会仰望天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为散居在西荒的人们提供干净的饮水,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言辞,也没有别的目的。

净水缸的制作原理,看似并不复杂,无非是石子木炭和棉花的过滤,可是励翔到了无依谷才知道,为什么这样简单的事,除了一根筋走到头的尘晖,根本没有旁人可以办到。

西荒地势多变物产各异,加上交通不便居住零散,不仅外面的物产难以运达,就地取材也相当困难。因此尘晖每到一处,首先要勘察当地水源,找出改善水质的途径,其次才是着手制作净水器具。粗层过滤的鹅卵石和石英砂找不到,就要在当地筛选出合用的石子;吸附毒物和异味的木炭消耗量大,最好用木质疏松的紫桐木烧制,可紫桐木娇气,生长地区狭窄,只能寻找当地常见的树木,不断地烧制后比较效果,相应地各种窑炉的制作方式和烧制方法也要逐一改进;更不要说西荒无数土著居民从未见过棉花,净水器的最后一层需要剥离和甄别当地各种植物纤维,手指常常被割得满是血口,不小心还会中毒……

每变化一种原料,这些琐碎繁重的工作就要从头再来一遍,直到终于过滤出令人满意的净水,手把手地将净水的方法教给颟頇的当地人,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无人区中行走数日,到达下一个聚居点,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大哥,你究竟到过多少个地方?这样的日子,你过了多久?”压抑下就要冲口而出的抱怨,励翔一边修筑着第七炉炭窑,一边对旁边搬运着新木料的尘晖问道。

“不记得了。”尘晖用他喑哑的声音回答,每句话照例是简短的。他放下木材,看着励翔失望的神情,微笑着补充了一句,“十来年吧。”

十年.励翔叹了口气,这样艰苦单调的生活,他连十天也快过不下去了。

一屁股坐在未完工的窑炉前,励翔灌下一口带着异味的水,心里暗骂自己怎么还是不能习惯这种腐臭的味道。他看着尘晖默不作声地想要把盖窑的工作接下去,连忙拦住他道:“干了大半天了,你也歇会儿。我一直想听听你的故事呢。”

“我做的事,你都看见了。”尘晖也确实是累了,他撩起黑色围巾的长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