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 9(1 / 2)

“殿下站立者何人?”

“小人乃是中州方士杨湮。此番冒昧求见陛下,是想以所学之术卖与帝王家,博个功名富贵。”

“听说你会炼金,可云荒不缺炼金术士。”

“小人的法术虽然类似于炼金术,却又有绝大的不同。”身穿中州道袍的方士站在紫宸殿中,虽然獐头鼠目形貌猥琐,说起自己的本事来却顾盼生辉,满怀自信,“小人与其说是炼金,不如说是炼人。”

“哦,这人如何炼,你倒是说来听听。”高坐在宝座上的淳熹帝那时还年轻,好奇心让他的声音压过宴席上议论纷纷的宾客耳语,颇有兴趣地追问。

“每个人都是由肉身与灵魂组成,肉身决其质,灵魂决其气。故而人人皆有差异,就算同一个灵魂转世,投入不同的肉身之中,也会有极大的不同。”名唤杨湮的中州方士侃侃而谈。

坐在淳熹帝下首的舒沫眼看身旁落座的舒轸微微点头,心中一动,这番理论,似乎朔庭也提到过,却又来不及细想。

“因此,人世之中,上者如金如玉,中者如木如石,下者如芥子尘埃,均有对应。陛下可曾听说过铸造景阳巨钟的故事?铜钟三年而不成,最后为首匠人自投于铜水之中,巨钟始成,激越厚重,完美无瑕。可为什么一定要那为首匠人化身入铜,方可成此稀世珍宝?正是那匠人肉身灵魂均为铜质,与钟相匹,若是换作旁人,便是白白捎上一条性命,也铸不出巨钟来啊。”方士杨湮口若悬河地说到这里,忽而换上谦恭笑容,“所以小人虽不才,却可根据各人面相判定材质,为陛下用人之时的参考。如铁者可为武将,如竹者可为谏官,如星者可为神卜,如革者可为刑吏,不知陛下是否肯赐予小人一点用武之地?”

“你果真有这样的本事?那就看看……”淳熹帝原本想说看看朕如何物,却立时醒悟此举自降身份,便临时将手随意指向一个随侍的郎官,“那你先看看此人是何材质?”

杨湮知道这是淳熹帝在考他,当下抖擞精神,朝那年轻郎官端详了一下,笑道:“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这位大人秉性忠直敦厚,恰如坚石,正合为陛下良臣。”

淳熹帝面有喜色,又指着一名持戈守候在殿外的侍卫道:“那他呢?”

“如陶。”杨湮说到这里,见众人果然对他把那身经百战的英勇侍卫比作易碎的陶器而惊愕,胸有成竹地一笑,“陶器必经猛火酷热煅烧而得,其器虽不比百炼钢锋锐,持用之人却更加亲和顺手啊。”

“说得好。”淳熹帝大喜,眼光扫过在场诸人,似乎再挑不出一个有趣的人来考较杨湮。于是他忽然招手叫来一个侍卫,低低地在他耳边吩咐了一声。

舒沫下意识地一抬头,正看见淳熹帝若有所思的模样,禁不住生出不好的预感。她有心要搅了眼前这个局,也不管身旁舒轸的眼色,站起来便走到杨湮身前,笑靥如花:“这位先生,那你看看我是什么材质呢?”

“沫儿,不得无礼!”舒轸连忙站起身,想要阻止她的轻浮之举。

“星主不必多虑,谅这方士也不敢对沫小姐胡言乱语。”淳熹帝轻松地劝阻了舒轸。其实方才他便起意让杨湮评判一下自视甚高的云浮世家,却碍于礼节不便开口,如今见舒沫自荐,正中下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