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强援(1 / 2)

信重口中的这位龙兴大师,法名云峰龙兴,乃是京都建仁寺主持常庵龙崇的得意弟子。这位常庵龙崇虽是名不见经传,但他另一位弟子的名声却是响彻东国,即大名鼎鼎的太原雪斋是也。

云峰龙兴深得常庵龙崇真传,乃是接任建仁寺主持的不二人选。信重刚进建仁寺时,便是龙兴带着他修行,十余年的相处相伴,两人虽无师徒之名,却是莫逆之交。

不久前,听闻信重遇袭伤重不醒,本来准备前往骏河拜会太原雪斋的他,在近江转道北上,急匆匆赶到后濑山城探望。十几天前,见信重身体已无大碍,便准备再次启程,却耐不住信重的热情邀请,在霞美城一待就待到了现在。

建仁寺作为临济宗的大本山,弟子和势力遍布日本五畿七道。云峰龙兴虽久居伽蓝,但借助临济宗的影响力,对当时天下纷乱的局势特别是近畿、东海道犬牙交错的情形有着清晰的认识。

两年前,太原雪斋协助今川义元平息“花仓之乱”、掌握骏河大权之时,便多次延请自己这位师弟出山共同辅佐今川家,却遭到他的婉拒,毕竟生逢乱世,谁也不知道今日不可一世的霸主,明天兴许就是谁的刀下冤魂。

可是对于信重,云峰龙兴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特别是遇袭之后的信重,让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说陌生,是原来那个不谙世事、与世无争的少年,如今却能谋善断、心怀野望;说熟悉,是这个少年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生逢乱世,又有几个人能真的按捺躁动的呢。

“就让贫僧瞧瞧有没有看走眼吧。”闲云野鹤惯了的云峰龙兴,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内心也被信重撩拨得躁动起来,不过在他看来,这次能否成功应对武田信孝的叛乱,将是一次决定自己去留的考验。

“龙兴大师,在下想听听您的意见。”信重知道自己这位莫逆之交的脾性,可形势危急,他还是希望云峰龙兴能提点自己一二,毕竟一步错步步错,稍有差池,他在这个世界的戏份就要提前“杀青”了。

“贫僧倒是想先听听殿下的打算。”云峰龙兴呷了口茶,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既然宫川殿和右京亮确已起兵,那目前便有三条路摆在殿下和诸位面前:

一是出兵支援后濑山城的信丰公,事成后取代宫川殿成为最强分家;

二是向宫川殿靠拢,事成后兴许能获得三方一郡,至少也是远敷半郡安堵,和宫川殿名为君臣实则分庭抗礼;

三是隔岸观火,待两方决出胜者再做打算,这种风险最大但收益也最高,风险大,是因为必须两败俱伤才能成事;收益高,便是可以借机解决武田氏内部绵延三十多年的纷争,确立以殿下为首的本家权威,这不仅是武田氏,更是整个若狭国的一大幸事。”

对于这三条路,信重毫不迟疑地选择最后一条:其他两条路对武田家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后续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内乱,这对若狭和武田氏都不是好事;第三条路确实风险很大,但如今羸弱的武田氏实在经不起折腾,必须尽快安内继而攘外,从目前若狭周边的形势来看,留给信重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

“大师,在下选择第三条。”信重郑重地报出自己的答案,在场众人听罢神情各异,有的欣慰,有的愤懑,有的面露喜色,有的眉头紧锁。云峰龙兴看在眼里,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心想:“贫僧果然没有看错人。”

“既然殿下已有决断,那便不用贫僧多言了,事已至此,只管去做吧。”

云峰龙兴的认可对信重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他长吁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环伺四周,紧握军配的手微微颤抖,声音青涩却又尽可能地庄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