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料敌在先(1 / 2)

腊月十八日,深夜,霞美城内外灯火通明,守城军士有的手持薙刀警惕,有的手握长枪肃立,虽是困意袭来,却丝毫不敢懈怠。

信重像往常一样,正率领十余名马廻巡视四处城防。作为一名小领主,霞美城施行的是“扁平化管理”,所谓的家老、评定众、马廻都是这十几个人一肩挑,信重跟他们的关系此时既是君臣,又是兄弟。

他身边的这些马廻,有的是青梅竹马的伙伴,有的是武田、熊谷军中挑选的猛士,有的是从地侍(下级武士)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虽说出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忠诚。

这其中,尤以松宫清长和香川盛久最得信重信赖。

松宫清长,年长信重两岁,是熊川松宫氏的庶子;香川盛久,与信重同龄,是麻生野香川氏的嫡次子,这两人自幼便陪同信重前往建仁寺修行,可谓是青梅竹马、亲密无间。

信重知道,在这乱世,感情是不可靠的,唯有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笼络人心。也正是看穿了这一点,他反而对这两人愈加信任,毕竟,他们和自己的处境一样:正常说来是没办法继承家业的,只能作为兄长的家臣了此一生。

可恰逢“下克上”的乱世,但凡有点志向,又怎会按捺住心中的野望,甘于为臣呢?因此,与其说是信重的个人魅力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不如说是报团取暖,互相成就,为自己的未来谋取一点希望。

行走在城外小路上,松宫清长和香川盛久紧跟在信重身后,走到僻静处,香川盛久用手肘碰了碰松宫清长,并向他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踟躇些许后,快步走到信重身侧,低声道:“主公,自来到这霞美城,您无一日不是高度戒备,兵士们也是枕戈待旦,再这么下去,怕是……”

“我又何尝不知,但请你们再坚持坚持。”信重虽然知道天文七年武田家内部会有大乱,但终究不是什么历史学家,武田信孝具体是何时起兵,他可就不清楚了。当今之计,唯有保持随时可以出击的战备状态,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变故。

“臣实在想不明白,主公为何让吾等盯紧宫川殿,他是家中重臣,势力盘根错节且手握重兵,即便图谋不轨,也不是本家可以抗衡的。”

那天在望橹上,香川盛久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但是被信重一句“天机不可泄露”给敷衍过去了,如今再次提出,实在是心中按耐不住了,要知道非战时状态保持战备,这事传到后濑山城,怕是会被扣上一个图谋不轨的帽子,到那时就不是武田信孝,而是信重要遭受非议了。

“这……”被追问至此,信重一时语塞,他当然不能把真相告知众人,但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确实要找个恰当的理由。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一声闷雷,划破了黑夜的静谧,也让众人不禁紧张起来,众马廻右手握紧刀柄,瞬间摆出战斗姿态。

“好像是茂五郎!”有眼尖的马廻看出来者是熊谷胜直的五子熊谷隆直,赶忙大声疾呼道,生怕误伤了自己人。

转眼间,只见一黑甲武士“吁”地一声勒紧缰绳,利索地侧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跪拜在信重跟前:“启禀主公,正如主公所料,半个时辰前,宫川殿率军势出城了!”

“主公真乃神人,宫川殿果然行动了!”此刻,众人无不钦佩信重料事如神,但转瞬间脸上的惊喜之情便被错愕取代:虽说信重早就给他们打了预防针,但得知武田信孝确实起兵时,仍有些不知所措。

“探查到多少军势随他出城?”并未理会众人的奉承,信重急切地想知道此番共有多少人随武田信孝出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