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群龙治水 一统中原(2 / 2)

这个工程虽然繁琐,耗资巨大,但它的好处却是能将黄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量堵截在内外堤之间,这样一来,既加固了堤坝,使之更加牢固,又延缓了泥沙堆积而抬高河床,对“地上河”情况有一定的缓解。大量修筑堤坝、堵塞决口、开挖引流水道。

针对频发的黄河水患,除了采取前人的堵塞疏通等策略外,又提出了“束水冲沙法”的方案。所谓“束水冲沙法”,就是收紧沿岸的河道,利用水流巨大的冲击力,冲刷沉积在河床底部的泥沙,达到清淤防洪的效果。通过“塞旁决以挽正流”,将大大小小决口处溢出的洪水通过堵塞,使之进入原有的河道。然后,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道两岸,修筑起了大量堤坝,包括用于束水冲沙的近堤、防止洪水泛滥的遥堤、用于挡水攻沙的格堤、起到加固作用的月堤。又在长堤上修建了溢流坝,使得防洪排泄效率更高,造福了两岸百姓。

河南地处平原地区,如果黄河产生决口,将是泽国千里,生灵涂炭,也会危及下游地区,这里修建了大量堤坝。而苏北地区靠近黄海,黄河流经此地时可以顺势而下,流入大海,则没有再修堤坝,以减少人力物力投入。

但仅仅靠中下游围堵疏通、束水冲沙,仅仅只是治标而已,要想彻底解决黄河水患频发的顽疾,还得从源头治理。应该阻止黄河泥沙下行,方是治水之本。不得不说,夏王方舟的治理方案还是非常有远见的。但无奈上游还在句丽王的统治范围之下。

根治黄河,方周用了十年时间。华北平原,晋、冀、鲁、豫、苏、皖等地焕发了勃勃生机,水患彻底根除,百姓安居乐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一片祥和之声。春拂盛世百花生,华夏文明瑞气盈。神龙昂首祥天下,国泰民安万事兴。

方周一统了中原,夏国百业兴旺,国富民丰。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工农学商,各行其道,社会秩序井然。传播孔圣文化,百姓知书达礼。弘扬佛道智慧,国民心思纯净,无苦痛纠结,心怀喜乐。

龙族治水有功,龙成为华夏人民心中的崇拜,龙图腾,龙王庙遍布各地。龙行龘龘,龙族按分工各负其责,播云布雨,行洪引渠,华夏风调雨顺,万物蓬勃生长,粮足米丰。黄栌受文殊菩萨点化,救黎民于水火,化身成人,随方周治理华夏,兢兢业业,克尽职守。

方周在洛阳大宴群臣,按功绩赏罚。群臣力推方周称帝,工部侍郎王景出班禀奏,“夏王驱妖除魔,一统中原,十余年治水,水患尽除,救黎民于水火。华夏大地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寅朝已名存实亡,偏居江南一隅,民弗能安。中原大地地广人丰,泱泱中华岂能无主,恭请夏王登基九五之尊,以扬华夏威名,顺天下民心,兴万世之基业,此乃万民之福也。”

文武百官,跪倒一片。

方周推辞不允。

王允进谏,“民意不可违,自古仙圣皆为百姓供养所生。如今夏王已为万民心中神圣,早已超脱三界,位到仙班,今若为人王,又有何不可?”

方周仍旧推辞。

半夜,方周辗转反侧,考虑黄河上游的治理问题,泥沙不治,则下游水患难除,虽筑堤引渠,需十年一改河道,治世尚可,乱世难免日后不生水患。恍惚间,文殊菩萨降临,方周忙跪拜。文殊菩萨道,“你今已功德圆满,位列仙班,然今世道混乱,人间无主,汝可暂行九五,飞龙在天,替天行道,拯救苍生。记住亢龙有悔,不可造次,日后遁入空门,我佛自会度你。”方周惊醒,见是一梦。知是文殊菩萨点化,向西北拜了。

百官屡谏三次,方周方才登基九五,封诺亚为皇后。国号为夏,元年中兴。

自此,华夏之地,尽享太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