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城相会 虎视眈眈(1 / 2)

大夏国,有一湖一淀,内通东海。龙族蒙文殊菩萨教诲,皆怀仁慈之心,常为夏国众生播云布雨,夏国疆域风调雨顺,国富民丰,百姓安居乐业。

啸山虎原本盘踞山林,虎霸一方,统领百兽为己用。今称帝,便使狐仙古嚯为军师,虎将泰哥金为大将军、征讨大元帅,猴王袁红为先锋,意与方周龙族一决雌雄。

夏国军队乘势南上,直达漳北,诸郡闻风皆降,独洺州自恃城坚水深,拒不投降。

苏义令大军围城,围而不攻。独领一军直取洺水,洺水是洺州门户,洺水攻克,洺州就垂手可得了。

洺水,守将为杨伯通,善用两把短杵,会些法术。两军对垒,苏义与杨伯通打在一处,苏义长枪点刺,杨伯通横杵挡架,一阵斯杀,杨伯通渐渐不敌,拨马就走,苏义随后杀来。突然,杨伯通使出电光回旋杵,二杵飞旋,闪光带电,直刺苏义面门。苏义急用枪遮挡,杵竟旋过枪尖,往下打来。苏义躲闪不及,翻身落马,被杵杆旋中左臂,疼痛难忍,弃马飞奔而回,幸有孙秀救下。

杨伯通亦不追赶,知道法术耗泄甚大,用一次不能马上再用,便收兵回城了。

苏义回到营寨,左臂红肿,并无出血,但疼痛不己,随军大夫所用之方均无大用,三天肿痛不消。

杨伯通见苏义不来征战,知其伤重,亦不出城,只做固守。

方周随后军赶至,观苏义伤情,断定此非人力所为,定为法器所伤。随施术疗之,肿痛立消。

苏义又欲出战,方周说。“杨伯通不是凡人,你不可与他征杀。他竟对凡人施法,需会法术之人才可。”

龙族于佑江请战,方周说,“杨伯通所使之杵为羊犄角所化,羊善陆地跳跃,水下不善长,可诱其下水,定可擒之。”

于佑江前来挑战杨伯通。杨伯通见此人矮小,二目凸出,其貌不扬,并未放在心上。

于佑江使一把倒刺金钩,变幻莫测,上下翻飞。

杨伯通的双杵险些被倒刺勾去,杨伯通又故技重演,使出电光回旋杵。

于佑江早有防备,翻一身一跃,跳入护城河中。

杨伯通见其落水,不知是计,以为对手受伤落水,急乖船追之。

眼见于佑江体力不支,几欲追上,杨伯通使杵便刺。

忽见一个浪花,船被打翻,杨伯通翻身落水,一条青龙,张开血盆大口,向他吞来。

杨伯通慌忙逃跑,脚踢手刨,哪是于佑江对手,便做了涮羊肉。

收了杨伯通,洺水余将皆降,洺水被夏军占了。

苏义向方周请示,华人自古就是龙的传人,龙族与人类共生共息,人龙本自相通,能否传授将士法术,赋与法力,定能提高战斗力。

方周讲,法术不可轻传,得有灵性之人方可授之,否则走火入魔。法术不可轻使,否则伤及无辜。随选有灵性将士传授,根据特长,各有专攻。

寅虎国,早就传人法术,多走火入魔者,自我意识全无,听从施法人召唤,成为啸山虎使用的工具。

洺州府城墙高且坚,护城河水宽水深,可谓是固若金汤,久攻数日不下。

守城将领乃虎贲将泰哥银,身高数尺,虎背熊腰,力大无穷,徒手数十人不能敌,善使一把狼牙棒,棒内中空,藏有硫磺之类,善以火伤人。

围城数日,攻城无数次,士兵还未渡过河,就被射杀。受伤者无数。苏义骂阵,泰哥银据守不出。

于佑江派虾兵蟹将,沿护城河寻找入城水路,潜入洺州城。在城内,虾兵蟹将散发传单,散布谣言,挠乱民心,军心。

军民闻洺水已失,知道洺州城变为一座孤城,粮草物资均由洺水船只运过来。洺水丢了,洺州坚不了多久了,军心大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