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云观 45(1 / 2)

二十多年前,青云观还没有这么破败,但因为观主秦阎生性惫懒,一来懒得招收徒弟将道观发扬光大;二来他虽于修道一途天分极高,却懒得对外人道。因此人人都当青云观是个没什么用的破落道观,甚少有人愿意到这边来。

偶有一日,秦阎还在睡梦中时,忽闻婴孩啼哭,出观一看,不知是谁丢了个襁褓中的男婴在道观门口。

秦阎本来觉得人生要照看自己,就已经极为麻烦了,若要多照顾一个男婴,吃喝拉撒什么都要管,还不如一刀杀了痛快。

作为一个能躺着绝不站着,即便站着还一定要找东西靠着的绝世懒货,秦阎压根不愿意抱个孩子回观中。

可彼时正值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若他放任不管的话,男婴很有可能会就此夭折。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所以秦阎当即弯下腰,将这个男婴抱了起来,然后决定把男婴放到隔壁山头那些名门大派的门口去。

小小的孩子抱在怀中几乎没有什么重量,且一被抱起来,便立马停止了哭泣,只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秦阎。

秦阎看着孩子纯洁无邪的目光,有那么一瞬间的心软。

但后来一想到每日孩子的啼哭,想到大冷天自己要不分昼夜地喂他吃喝,给他换洗尿布,秦阎便再度硬起了心肠。

秦阎一边抱着孩子飞快地往隔壁山头跑,一边似拼命想要说服自己一般,碎碎念道:“你听我说啊,咱青云观只是一个破道观一穷二白,我一个糙老爷们又懒又没本事,你跟着我的话就会有吃不完的苦。现在是冬天了,外面的野果野兔也少了,我是吃土都能过日子的,但你还那么小,你怎么扛得过去呢?但是隔壁的尧山派就不同了,你若被他们收下,从小就会吃穿不愁,长大了前途也是一等一的好……”

眼看着就快要到尧山派的地界了,秦阎说着说着,却再也说不下去了。

只因,那孩子不知何时将胳膊伸出了襁褓之外,抓着他的领口,再也不肯放手了。

他有想过,孩子是不是饿了,才把他当作娘亲一样;也有想过孩子是天生敏感,被丢弃一次后特别没有安全感……

他那样懒的一个人,原本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要沾染上任何麻烦。

可现在,当那孩子用白白嫩嫩的小手抓住他领口,一双懵懂的眸子眼巴巴地看着他的时候,秦阎竟是再也舍不得将孩子丢去尧山派了。

但留下孩子,就意味着会有数之不清的麻烦。秦阎痛苦地挣扎了一会儿,最终用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再大点还能连带照顾他的理由,将自己说服了。

只要辛苦一些年,可以享福几十年。

回去的路上,秦阎索性决定天一亮就去找附近的村民问问,如何养孩子。

秦阎懒到吃土都不愿意干活儿,这附近方圆百里的村民都是知道的。

所以一开始秦阎向人打听怎么养孩子的时候,别人的第一想法便是,秦道长莫不是中邪了?

第二反应就是,太可怕了,秦道长莫不是吃土吃腻了,决定养孩子吃了?

得知村民们的想法,秦阎满脑袋都挂满了黑线。

为了证明自己冰清玉洁的名声、风光霁月的养娃打算,一贯懒得和旁人多说废话的秦阎,一边抱着孩子,一边耗费了大半个时辰的工夫终于说服了众人相信自己。

村民们告诉秦阎,要养孩子很简单,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吃奶,而秦阎是个不近女色的老光棍,又没有媳妇儿,所以可用牛羊等动物的奶养娃。

但无论是牛还是羊,秦阎都没有,这就意味着,他还必须先赚钱去买一头能产奶的牲畜。

一想起自己在未来的一些年里,既要当爹又要当妈,还要像老黄牛一样早起晚归地赚钱,秦阎就觉得才升起的朝阳都无法驱散他内心的冰凉。

但娃都抱在怀里了,小小软软的一个,那样可怜可爱,被他湿漉漉的眼睛看着,秦阎就只好咬牙变得勤奋起来了。

在重新回到青云观之后,秦阎给孩子取了一个名字。

“你的名字就叫秦子暮。”

子暮,即子时的夜晚,他捡到孩子的时间。

将沉沉睡着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床边,秦阎戳了戳他嫩嫩的小脸,轻声呢喃:“臭小子,以后一定要孝顺师父啊!为师为了你,接下来的日子都不能偷懒了呢……”

秦阎这一勤快,就勤快了整整十年。

直到秦子暮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善良又富有责任心的半大少年了,他方才心满意足地倦怠了下来。

阳春三月,青云观中那棵不知道长了多少年的桃树婀婀娜娜地开了满树繁花。

秦阎将秦子暮叫到了树下,一脸慈爱地将掌门道冠戴在了他的发髻上。

秦子暮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头发上的道冠,茫然问道:“师父,你不是说这道冠很重要,是我们青云观掌门人的象征吗?”

秦阎摸着下巴因为懒得刮,所以长得贼长的胡子,笑吟吟地点了点头:“没错!所以自为师将这个道冠戴在你头上那一刻开始,你就是我青云观第三十八代掌门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