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杀(1 / 2)

秋主肃杀!值秋也,万物生机隐没。

皇太极带着他的满洲勇士往大凌河开赴。林烈也带着他的麾下士兵前往大草原。

出了边墙,即是胡地。

林烈脚下便是边塞最后一块大明属地—-神木

隆庆年间,明朝允可汉民与河套蒙古互市,神木便是三处与蒙古交易市场之一。后世神木依然存留着市场遗迹。

今日不是初一十五互市的日子,所以市场上人影寥落。

林烈下令在神木补充稍作休息,以补充粮草辎重。早在出发前,林烈便让士兵除了兵备器械外,每人携带一月干粮。所以此次也是以补充牲畜所需为主。

越过窟野河,蒙古人的牧区近在眼前。林烈等人扮作商贾,再加上周老财补充的五十名商贩混在其中,一路倒也平安无事。倒是商贩手里携带的茶叶,布匹等零星货物,还没走多远便被蒙古人淘换干净。

千余人的商队虽说声势浩大,但也并不稀奇。那些巨商豪贾的商队往往出边一次,商贩、护卫、脚夫等人足有数千之众。

后世很多人一提到塞外草原就想到连天青草,满地牛羊的画面。这样想实际上也是没错的,但那只是一个季节性的产物。过了九月,草原就不是那接天青草无穷碧的景象了,当然了,七月间的大草原还是很有看头的.....

林烈一行一路向北并不停留,邱海的夜不收队伍也向草原深处铺展开来。沿途偶尔能碰到一些小型商队或者牧民,见林烈一干人兵强马壮也不敢招惹,远远绕了开去。

“头儿,我们已脱离大部队五十里地了,该收了”一名夜不收士兵向邱海提议道。

“再等等,你看那些牧民,基本上全是妇孺,青壮并不多见。看来大人的判断是对的,青壮当是被建奴征去大凌河了....”

建奴前期针对蒙古诸部征兵政策依然是抽丁制。每户青壮至少丁一,兄弟多的丁三五不等,这种慢刀子割肉的方式更受蒙古人喜欢。毕竟以前蒙古人每次战争,几乎是能动弹的男丁全部都要上战场,这也是很多部落打一次仗就消失了的缘故。至于后期清朝对蒙古实行额员制(即人口上限制,若部落人口超过清朝规定的人数,则杀掉),亦或是强制蒙古各部加入喇嘛教等政策,那都是后话了....

“我带几个兄弟跟着他们,你回去禀报大人。沿途我会做好标记,蒙古鞑子被抽调了这么多青壮人手,这些妇孺定然会有一个很大的聚集地,只要找到这个聚集地,剩下的就看大人的了”邱海指着土坡另一边的牧民说道。

“是,首领小心行事。”那位夜不收士兵说完便悄然下坡。

“发现大量牧民?青壮几何?是哪一部?”林烈听完夜不收士兵的回报问道。

“是察博尔坦司部。是乌思藏旗下的一个小部落,并未发现青壮。他们没有领主,依附在乌思藏旗下每年靠上供来换取牧场....”

“邱首领说他们应该会有一个聚集地,他尾随那些牧民前去查看....”

“我与邱首领判断一致。诸位,我们出发至今已有二十天,行程逾千里。待秋分时便天气坏转,不宜再盲目深入了。我决定以这个察博尔坦司部为突破点,待邱首领找到他们与其他部落的聚集地,我们便出发。诸位可有异议?”

“尊千户大人令!”叶伫和一众把总旗总呼应道。

大战在即,也许千户大人判断得没有错,这些依附后金的蒙古部落兵力大多被皇太极抽调走了,但人家肯定有留守兵力。鉴于明末汉人对上鞑子如同老鼠见了猫的心态,害怕是在所难免的。但转念想想,凭什么建奴和蒙古鞑子每次叩关劫掠无算,自己就要白白挨抢?没道理啊,天底下哪有你抢我不准我抢你的好事?辱人者人恒辱之,同理!你正大光明的抢我,我名正言顺的抢你这才公平合理。什么?趁人之危?抱歉,趁你病要你命才是我的人生恪言。

林烈倒没想这么多,这次出边。说得好听是练兵,说难听点就是来趁火打劫的。大凌河一战势在必行,以林烈这点人手,去了只能送菜。说实在的话,林烈真的很想去大凌河,因为那里有孙承宗、有祖大寿、有张春、有何可纲等一众历史风云人物,林烈很想去看看..

既然大战捞不到份,自己只好来发财来了。你皇太极做初一,我林烈做十五。合乎情理,而且自己这个十五也只是拾了毛文龙牙慧而已,我羽翼未丰你兵精甲利,打不过只好恶心恶心你了,况且自己还欠了一屁股债,还要养那么多人,还要招兵买马,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抢自己人?那不是我的作风,如此一来,只好“委屈”皇太极一番了....

八月初一,皇太极设宴款待各路蒙古军,严明军纪。同时兵分两路,一路由阿济格岳托率领,屯驻于大凌河和锦州之间,以切大凌河守军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另一路由多尔衮为前锋直扑大凌河,皇太极亲自压阵。

八月初三,邱海回来了,同时带回了各蒙古部落临时聚集地的确切消息。林烈即刻动身领兵前往....

一千多人的行军动向,想在无遮无拦的大草原上掩藏形迹是不现实的,除非你有隐身术。林烈没有隐身术,所以干脆就大鸣大放的直奔聚集地而来。

而聚集地留守的各蒙古部落青壮也骑马上弦严阵以待。

翻过一片埃丘,聚集地里的情形赫然在望。前方蒙古鞑子的骑兵列锋矢阵型直指林烈军队。人数不多,大概六七百人左右,由于林烈部目的不明,他们也没有贸然出动。

说到骑射,一直是蒙古人自傲的本钱。虽说成吉思汗已是云烟旧事,但黄金家族留给这个世界的震慑依然足以让他的子孙们挺起胸膛面对这世上任何一支军队。时至今日,蒙古人的骑射弯刀虽不比那个流星般璀璨的时期,但也不是随便来个阿猫阿狗就能直樱其锋的。

冷热兵器的交替是文明进步使然,同样也昭示着这些勇士们的辉煌终将成为过去。他们的眼里只有冲杀,所以面对诡计层出的皇太极,加上满洲八旗的强悍战力,再辅以火器之威,三管齐下,这些蒙古勇士的结局不言可知。

“你们是什么人,集结至此意欲何为?”蒙古人阵营里一位勇士策马上前问道。

“叫你们的头人出来说话”

“我们这里没有头人,全是建州勇士。速速离开,否则后果难料”

放狠话亮后台一般都是底气不足的表现,这位蒙古勇士显然不明白这里面的学问。当一个曾经强大到让世界战栗的军队士兵而今需要靠搬出建奴来跟你废话,而不是一见到林烈这些明显意图不轨的人就抄刀射箭的时候,这个族群的威慑力也就戛然而止了。

“哈哈哈哈,堂堂成吉思汗的族群,如今也成了建奴的走狗,好!我也懒得问你们是哪一部,今日来此,就是给你们的新主子上眼药的”林烈戟指怒斥道。

成吉思汗的族群降不降建奴跟林烈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两军对峙,不是总要找些义正严辞的理由好显得侵略方冠冕堂皇吗?小说里都这么写的。老奴搞个什么七大恨,不就是为了光明正大的入主大明吗?什么家仇国恨能让一个外族人搬出自己的爷爷父亲未婚妻来作为造反的理由?抢你的龙椅,抢你的银子,抢你的田地,把你的江山改姓爱新觉罗就是最大的理由!

蒙古士兵大概听不懂上眼药是什么意思,但做建奴的走狗他听懂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好不尴尬....只是眼见这些人磨刀霍霍的,当下也不废话,转身便回了军阵。

“诸位,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虽说很多人训练时日尚短,但眼下也顾不了这许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