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清照361(2 / 2)

  【可不止是是苏轼,柳永,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秦观,黄庭坚等文人写的词,可都被李清照品评过。】

  【李清照为此写的《词论》,因对这些文人的词多加评判,所以在历史上很是褒贬不一,但却也表达了李清照对于词作风格的观点——即她认为“词别

  是一家”,要协同音律,且要有内涵,不能过于俗气等。】

  【而也正因为如此观点认知,所以李清照的词作风格,也才是独成一派,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之为“易安体”。】

  "《词论》,易安体……"

  苏轼去看那小屏幕中出现的《词论》,和弟弟苏辙一起,不由得对他这位徒孙越发的好奇起来。而后看李清照对于他们这些北宋文人作词的评价——

  包括他在内,还有晏殊,欧阳修的写词,犹如写诗一样,和音律不匹配。柳永的词倒是符合音律,但是却……俗不可耐?王安石和曾巩的词根本就无法读下去……秦观写词很好,有感情有想法,但是却不通人气?

  黄庭坚写词很充实,却也有许多小问题?

  苏轼真是越看越瞪大了眼睛,但是到了最后,竟是又不由得笑了出来。

  “我这未来的徒孙,这李清照,可当真是有趣,有趣极了!哈哈……”

  苏辙也是摇头失笑,可也不免觉得,这其中说的话,又当真是有几分道理所在的。不过如此年纪能发表《词论》,也着实是有十足胆气。

  真是叫人佩服,佩服。

  【这个时候的李清照,其实还未真正历练成为后来的“易安居士”,让我们再接着讲李清照这一生的经历。】

  【少女时代之后,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提起李清照,就少不得要提她的丈夫赵明诚。】

  【那时的赵明诚,是当真很喜欢李清照,为此还给他父亲编了个字谜——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这第一句,乃“词”字也,第二局乃“女”字也,第三次乃“夫”字也,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的意思。】

  【所以显而易见,赵明诚对李清照的心思可谓昭然若揭。】

  【但赵明诚的父亲可是新党中人,那时新旧两党正处于党争,两人的结合看似不太可能,但可能上天是眷顾的,之后碰上新皇继位,两党之间缓和下来,于是赵明诚和李清照终于得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可以说,婚后的李清照的确是幸福的,为此还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大意就是问丈夫,花美还是她美的意思。】

  【而且李清照20岁那年,赵明诚有事去了外地,因为太思念丈夫,李清照又在重阳节这天,写下了这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其中最后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谓是千古名句。】

  唐人写得出来诗,也欣赏得来宋词。

  这位李清照的词作一出,也不知有多少文人连连感叹。每首篇幅都不长,但就是意境无穷,怎么品都觉氛围十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