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李清照360(1 / 2)

  【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评价这位词人——”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惟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这其中的欧指的就是欧阳修,秦指的就是秦观,而美成,就是这位词人的字了,所谓“词中老杜”,则周邦彦是也。】

  [叮叮——]

  周邦彦名字一出,他的作品也随之出现在诗词文章模块中。历朝历代的众人都得以看到这位词人的众多作品。

  比如很长一篇的《汴都赋》,竟是歌颂新法的,还有《兰陵王·柳阴直》,整体一共三段。

  这听天幕讲词,他们多多少少也有了些鉴赏能力。

  看到这首词之后,一路通读下来,竟发现这词调中间竟还有转调,尤其最后一段,其音调之感竟尤其高,不过通篇结构严谨,语言也很是精巧,确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读和寻思。

  【王国维之所以这样评价周邦彦,其实就是在称赞周邦彦汲取了前人在技巧和手法上的长处,包括一些历代的评论家在内,对周邦彦在填词技巧上的评价都很高,不过王国维也说了,周邦彦的词,在意境上就差了那么点意思。】

  【如果说苏轼在词的风格内容上扩展了边界,那周邦彦则是在作

  词的技巧上进行了规整,集众家之所长,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并且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也颇大。】

  【或者再确切说点,是对南宋的词人影响更多,因为周邦彦算是北宋的“小尾巴”词人,之后便到了南宋。】

  北宋末尾,还有南宋啊。

  提起这两个阶段,想起先前天幕讲过的那段历史,这时候的宋人就难免有些沉默了。又怎么可能不沉默。

  无论何时想起这段历史,都是种难言的痛和恨!

  如果不是天幕提前泄露“天机”,他们当真要遭遇那一段惨痛的历史啊。好在一切都已改变,他们必不能让历史重演!

  宋朝赵匡胤时期。

  自从出现这资料库之后,赵匡胤这心情,就着实是复杂难言,心绪也是颇为不平静,当然也难以平静去面对,毕竟相比于那秦朝和汉朝,还有唐朝而言,这宋朝的排名,着实是不够看啊。

  而且除此之外,还得时不时和明朝竞争一下上下的位置……这真的是叫他有些情难以堪,不想去面对。但再不想面对,也得面对。

  甚至不止要面对,还要做出改变才行,否则他们这大宋,当真要被甩下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