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梅岭有贼(1 / 2)

梅岭位于泰州西南部,是天台山的支脉。

每年冬春之交,梅花盛开,十里盛景,故当地人多称其“梅岭”,久而久之,这个称呼就这么延续了下来。

而此时的梅岭,并不像往年一般平静,反而到处都有熙熙攘攘的声音,再仔细观察一番,就能发现,梅岭那用来装饰自己的美丽的梅树衣裳,已被剥去了大半,只露出光秃秃的泥土,显得坑坑洼洼,丑陋不堪。

要是有文人游经此地,怕不是要感叹一声:哪来的贼人在这砍树,简直是“暴殄天物”!

说对了,栖居于梅岭的,还真就是一伙贼人。

这伙贼人在山上立寨,落草为寇,自号“飞云寨”,寨主名寇根,原本是海陵县附近一个不知名小村落的农民,本就想平平安安地混口饭吃,没想到那县里来的官吏逼他卖田交税,这也就罢了,没想到那官吏还敢公然当着他的面欺辱他的妻女。

寇根是个有血性的,脑袋一热,抄起锄头从后面把那官吏的脑袋开了个瓢。

事后他慌了,杀了官府的人,要是官府派兵来,那不就完了吗?怎么办呢?还好他有个从小玩到大的兄弟秦根,说起这秦根可不简单,他们家早先可是村里的大户人家,秦根也去过县里,听说上过几年学,识得不少字,学成归来之后,在村子里办了个私塾,村民的孩子只要交极少的束脩就可以过去启蒙,正因为此,秦根很得村里人信重。

寇根也不例外,他马上找到秦根,跟他说了这件事。

秦根一听,杀了官府的人这可不得了,告诉寇根如今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束手就擒,二是落草为寇。

要说秦根到底是个读过书的人,知道一点天下的乱局,也觉得老实在村里当个教书先生没前途,于是极力怂恿寇根落草为寇。

寇根家世世代代都是老实的农民,根本不想变成山贼,但实在没其他路可走,无奈的他和秦根一合计,于是裹挟着村里其他被征税搞得苦不堪言的村民近百人一同上了梅岭。

上了山之后,砍树造屋,打猎为食,再加上时不时抢掠一下过路商旅、当地富户的钱财,山寨日子竟然越过越好,人人都能吃上饱饭。

有好多村子都不知道从哪听到飞云寨的名声,都带着人过来投奔,这些人多的上百,少的十数,飞云寨就这么慢慢地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已是一个“拥军”千人的山寨了。

而对这一切,不知道是默认还是根本不知道,泰州官府竟然对飞云寨熟视无睹,就任由其这么发展了起来。

褚仁规不想找飞云寨的麻烦,可飞云寨却想找褚仁规的麻烦。

飞云寨的寨主寇根是个安分的人,眼见自己聚集了这么大势力,尽力让全寨人吃上饱饭之后,就满足了——可飞云寨的二当家秦根不这么想,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是有野心的,他劝说寇根率领军队乘褚仁规轻敌之际杀掉他,并上表向南唐皇室称臣,这样寇根就会被封为泰州刺史,而寇根是个不识字的武夫,根本不会管理州事,那最后不就便宜了他秦根吗?

秦根见过好多大人物都是这么操作的,可他不知道是,现在的形势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当时淮南地区还纷乱四起,能不动兵就得到效忠对君主们来说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但如今李昪建国之后,南唐已经承平日久,现在你杀掉朝廷钦定的官员,那叫造反!

寇根不想干,但耐不住现在山寨上发展全都依赖于秦根,于是只好同意下来。

寇根和秦根率领寨众下山,竟然刚好遇到了正往海陵而去的李昪、李弘冀一行人。

躲在草丛后面看着面前身披铁甲的一看就是官军的士兵,寇根又扭头看了看自己这方大多穿着粗布麻衣手持锄头的乌合之众,脸上的担忧之色愈发浓郁,他拍了拍前面秦根的肩膀,说道:“秦兄弟,这官军一看就不好对付,要不我们先回去,从长计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