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得神人授(1 / 2)

李弘冀被门口的侍女迎进了瑶光殿。

殿内,一容光焕发、梳着小山般高发髻,两边脸颊有腮红的中年妇女正身着华装坐在胡床(椅子)上对着一件绣着五爪金龙的黄袍缝缝补补,听到动静,甫一回头看到李弘冀进来,却也无甚动作,只规规矩矩地一引手,道:“坐。”

空气里仿佛弥漫着一股冷意,刺得李弘冀皮肤凉凉的。

他走到另一张胡床旁端正地坐下,大气都不敢出。史载“(元恭宋皇后)治内有法,不苟言笑,常以端严自持。虽妾媵之间,俨如宾客。”如今一观,果真如此。

宋皇后的姿态永远是得体的,再加上面容严肃,给李弘冀一种正在被自己研究生导师训斥的感觉:“前些日子钟氏入宫,说弘冀天性聪慧好学,《孝经》已通读全篇,不知真假,今恰弘冀入宫,可否背之我听?”

闻言,李弘冀人额头上的汗“唰”地一下就冒出来了,要是原主真正的李弘冀在这,说不定真能背出全篇,但他是个盗版货啊!别说《孝经》了,《三字经》他会不会背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宋皇后看李弘冀这幅样子,也是明白了什么,没再强求,而是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你们这些宗室子弟,将来或朝中任职,或外放为官,具任重职,汝今为长孙,而不好学敏思,将来岂不成害国害民之辈也?”

李弘冀不敢怠慢,拱手道:“孙儿记下了,回去之后一定一心向学,以求将来不负社稷。”

“哈。”宋皇后嘴角露出一丝轻笑,“好了,社稷还轮不到你负。你大病初愈,我实不该如此苛责,是我之错。”

“奶奶字字肺腑之言,孙儿谨记于心。”李弘冀这话倒是真心的,历史上李景通已经用血一般的教训证明了,南唐的宗室是扶不起的阿斗。

“听你遣词造句,倒像个有学问之人。”宋皇后奇道。

李弘冀简略地回道:“盖承奶奶也。”

“你小子。”宋皇后不禁有些无奈,自己的那些儿子,哪一个在自己面前不是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生怕被指责,更别说孙儿了,唯独面前这位,虽然也规规矩矩,但却没什么害怕,这样的场面,反而莫名让她感觉到亲近。

“人小鬼大。”

接下来,李弘冀边看王皇后缝补龙袍边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倒也不觉得无聊。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尖锐的声音叫道:“皇上驾到!”

李弘冀看向殿门,一位发丝微白,长相俊秀,但又十分和蔼的中年大叔从门口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大批随从人员——他的便宜老爸李景通并不在其中,从他身上穿着的龙袍可以很明显可猜出,这就是当今陛下,南唐皇帝、李弘冀的爷爷烈祖李昪。

李昪性子仁厚,对家人尤其宽容,但近来服侍“长命丹”,命有没有加长不知道,反正脾气是见涨,甫一进来,就言辞激烈:“弘冀,你可知罪?”

“孙儿不知。”李弘冀随意地说道,反正他知道李昪不会拿他怎么样。

李昪倒是被气笑了,这小子现在这副仪态,还真和他那废物老爹如出一辙:“我昨日赐你丹药,被你撇开——撇开御赐之物,是罪否?”

来了,李弘冀心里暗暗道,他之所以答应李景通随他进宫,为的就是“长命丹”这件事。

历史上已经有无数史学家研究认证,李昪早亡的原因就是晚年喜食丹药,妄求长生,而如果李昪故去,李景通即位的话,上有大哥和叔叔的李弘冀获得权力的机会几近于零,就算运气好手握大权,也免不了不顾亲情的大哥的一杯毒酒,皇子夺嫡,自古最耗国力。

而李昪在位的话,一则南唐休养生息的政治决策是没错的,保境安民不骚扰邻国只是为了窥探中原,毕竟中原定而天下皆定;二则只要李昪活到后晋开运三年契丹灭晋,把握时机北望中原,这天下还是不是刘知远坐,那可就未可知了。

而促使李昪不再服用丹药的办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