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伊莱恩(下)(2 / 2)

伊莱恩的童年是在祝火村中度过的。

彼时圣火还未熄灭,帝国的统治也还未显露出崩塌的迹象,祝火村还是那个朝圣者们开始最后一段跋涉前的“根据地”。

朝圣者络绎不绝,带来一路上的见闻,以及来自各地的新奇玩意,祝火村也因此安享着无与伦比的热闹与繁荣。

伊莱恩的父亲是一名来此朝圣定居的子爵,母亲是一名还俗的修女,一家人都是圣火虔诚的信徒,蒙受着比常人更加丰厚的火之赐福,因此在祝火村内享有很高的声望。

那是伊莱恩十九年的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父母健在,衣食无忧,荣誉加身。回忆如黄金般闪耀,每每想起,都能带给他满目疮痍的心莫大的安慰。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

随着教宗奥维尔密谋篡位的流言传出,“盗火之战”爆发,圣火的光芒就在一天天黯淡下去。

伊莱恩仍记得那一天,当他好不容易学会了燃火术,成功燃起了那一束属于他的灵魂之火,正兴冲冲地跑回家准备报喜之时,于肃穆的客厅内看到父亲与母亲脸上绝望的神情。

圣火昏黄的火光洒在他们脸上,宛如一幅厚涂的油画,让每一个人脸上的神情都于此刻定格,深深印刻在伊莱恩眼中。

那一刻,他从父母口中得知了两人身上的赐福彻底消失的事实,也第一次听到了那身为圣火信徒最不可说出的、充满亵渎的罪恶言语:

“圣火将熄。”

信仰的衰败带来了帝国的动荡,越来越多的教徒失去了所蒙受的火之赐福,叛教者的烽火因此将艾兰德的大地点燃。

朝圣者的身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各地饥肠辘辘的难民——伊莱恩从未见过祝火村的教堂内挤满了前来领取食物的人,而非虔诚祈祷的教徒的景象。

这让他意识到帝国正在不受控制地坠落,就像熟透的果实终会坠向大地,是一种既定的事实,即便事先知晓这样的结果,也无可奈何。

仿佛被洪流裹挟的感觉让伊莱恩喘不过气来,可更让他感到担忧的是那些出现在村子里的“邪教徒猎人”。

那是隶属于圣灵教的“异端审判官”的手下,于东境的大地上徘徊,如同饥饿的猎犬般用尽一切手段搜寻着亵渎圣火者的气息,将那些妄议“圣火将熄”的人纷纷送入牢狱之中。

那位圣火的虔信者——东境公爵法索·沃斯坦,在用这样的方式维护圣火的信仰,可年幼的伊莱恩只觉得这是不可理喻的疯狂举动。

如果只是诉说对圣火现状的担忧就能够被称为亵渎的话,那整个东境就没有多少圣火的虔信者了。

毕竟,当信仰蒙尘的时候,赐福自然也于信仰者身上消失。

可只是一个孩童的伊莱恩显然改变不了什么,只能看着村子里的人一个个少去,直到他的父母也成为了“审判”的对象。

那一天,躲在地下室的伊莱恩目睹了一切。

祝火村的村民背叛了他的父母,将曾经私下的言语罗列为亵渎的罪证,引来了那些如鬣狗般敏锐的“邪教徒猎人”。

他们带着铁面具,身穿特制的白色长袍,手持带刺的荆棘软鞭,将他的父母带到村子广场搭建起来的“审判台”上,进行了祝火村的第一例异端审判。

他的父母因散播“圣火将熄”的流言,并且蛊惑村民进行背叛圣火的举动犯下了严重的亵渎罪而被判处火刑,可伊莱恩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想提前为圣火熄灭后很可能接踵而至的动乱做些准备。

然而没有人相信他,村民们都将他视为亵渎者的孩子,向他投来厌恶的目光,即便他展示出代表着信仰的燃火术也无济于事。

他就在人群之中看着父母被绑在木柴堆砌而成的审判台上,看着圣灵教的教徒用燃火术引燃了审判台,看着燃起的火焰将他的父母吞没。

一位洛斯兰帝国的子爵,与一位曾隶属于圣火修道院的修女,就这样被他们曾经所信仰着的火焰夺去了生命。

没有净身仪式的洗礼,他们的灵魂甚至无法回归圣火的怀抱,只能徘徊于荒野之中,承受烈火永恒地折磨。

村民们开始欢呼起来,为圣火的亵渎者终于被火焰净化而庆贺。

伊莱恩就站在他们身后,眼中赐福的光芒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仇恨的烈火,横扫眼前欢呼着的人群,将他们伟岸的背影化作焦燃的灰烬。

也正是在那一刻,人群的欢呼停止了。

阴影遮住大地,人们将视线投向天空,开始尖叫起来。

伊莱恩在这时抬起头,看向上方,在视线的尽头,他看到那团永燃的火焰正在褪去洒满整个艾兰德的金色光芒,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灰烬,几乎遮盖整个天空。

圣火熄灭了。

他知道,亵渎的时刻已经到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