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先拿你当参谋长使使(1 / 2)

解决了虽然胆小但是为了要账却能锲而不舍威武不能屈的店老板,我们继续谈论起当前的形势。

蒋敬这些日子在白水城里站柜台可没白混,来往草原的客商总会谈论起天下大势,加上他有意探听,多少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且说自从三百六十年前天羽帝高兴泰打下江山建立大羽王朝,共传了二十三帝,三四百年天下太平,可谓繁花着锦烈火烹油,乃是大大的太平盛世。不过到当今天子高玉宝坐龙庭,建元“隆庆”,已有十八年,所谓盛极而衰,自隆庆爷登基以来,年轻气盛,要建不世之功,北伐蛮族,南征百越,数年间东征西讨,虽仗着一班“渡来人”武将能征惯战,相继打平了北境草原和南荒大山,可也把三百年间积下的富贵荣华一朝耗尽。

从隆庆九年起,三年大旱,三年大涝,更是雪上加霜,好容易熬过了这几年,到了隆庆十六年是个大丰年,谁知当今天子却又听信谗言,自以为文成武德一统江湖了,便又打下一个大大的后宫,据说多达上千人,每日里花天酒地,大修宫室楼阁,为此是连连加赋,特别是一个渡来人献上的长乐未央宫、瑶池聚仙台图纸,让隆庆帝心醉神迷,当即下令加收“瑶池税”,高达每人四百文之多。

“靠,这么说,离着天下大乱也不远了?”我有点担心,倒不是为了那个什么见鬼的隆庆皇帝,而是为了我自己的前途。虽说乱世出英豪,可是也有句话叫乱世人命如草贱,假如能在太平盛世舒舒服服混口安乐饭吃,我还真是没有在乱世建功立业的心。

“便是如此。”蒋敬不懂靠是什么意思,忧然道,“据小弟看,只怕就在这三五年间。”

我吃了一惊:“这么快?”特么的三五年只怕还不够我建立足够的势力以自保啊!

蒋敬点头道:“如今天下早就怨声载道、民怨沸腾了,叵耐那些贪官污吏还在刮取民脂民膏,弄得盗贼蜂起,已是个糜烂不堪的境地。半年前,阳平道巴州城两个泼皮破落户,唤作祁六、姚七的,因交不起瑶池税,一怒杀了差官,啸聚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不意望风而从者甚众,旬日间已聚拢十数万人之多,连连攻占了巴州城和十几个县治,天下震动。现在阳平与陇右两道各起大军讨伐,十万大军屯扎在剑阁一带,日费钱粮不少。”

“等、等会儿,你说那个阳平道,还有巴州、剑阁什么的,都在什么方向,离我们有多远?”

蒋敬拿起一根筷子,蘸了酒水在桌上画起了简易地图,边画边解说。原来方今天下,共分为一十三道、一京四镇十二府一百单八州,其中京畿道大致位于国土中央,有点特别行政区的意思,只管辖京城“羽京”和京外四镇,归朝廷直属。其余十二道,又分为内四外八,内四道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是江北、江南、湖平、山阴四道,外八道分别为山阳、靖海、广宁、阳平、陇右、甘凉、朔方、北海,我等目前所处的是陇右道,位于西部,而阳平道与陇右道接壤,位于国土西南。

十二道各辖一府九州,县数十个不等。

看起来,这个世界与我原来的那个世界,在地理环境上多多少少有些相似。

从地理上看,阳平道偏处西南一隅,巴州则位于阳平与陇右接壤的莽莽群山之中,属于比较贫困的地区,何况祁六姚七这两人不过是泼皮无赖之流,眼下虽啸聚了十几万人,从长远看应该是没什么发展前途的,这种人在我那个时空的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历史作用在于动摇王朝的统治基础,为真正的野心家趁势而起创造机遇。

那么,真正的野心家会是谁呢?这个问题一时或许弄不清楚,但是却相当重要,这关系到我在乱世中的发展策略,是依附于未来的真命天子,还是……干脆我来当这个真命天子?

“切!这不是争霸小说看多了么,什么时候轮到我来争霸天下了?往好了说我是个大贼头,往差了说,我前世连个部门经理都没混上,手下就没管过三个人以上,天生没有官运的,想这种事情未免太超前,还是先寻思在这异世立稳脚跟才是正经。”想到这里,我拍拍脑袋,继续听蒋敬解说天下大势。

“其实祁六姚七,也不过癣疥之疾,真正危险的却是这一十二道节度使。自隆庆帝逐北蛮平百越之后,大封有功之臣,特别是渡来人之中的大将。当时共封了十二家节度,各管一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简直就是一方霸主。其中靠近羽京的内四道,俱是大羽王朝的近支族人任节度,而靠边疆的外八道,则都封给了战功卓著的功臣们。这些功臣们手握一方权柄,加上这几年隆庆帝沉湎酒色游乐,对臣下的控制力日渐减弱,一旦天下有变,这些人只怕立时就会竖起反旗,重演前唐安禄山故事也。”

“嗯……那个,你刚才老说渡来人,是个什么玩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