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228(1 / 1)

王太后一直以来看不惯窦太主,窦太主到了如今,在王太后面前依旧以施恩者自居,原本王太后还想着皇后无子,日后也就是被冷落的命,结果呢,刘彻不过是前段时间跟皇后多亲密了一段时间,皇后就怀上了,要是有可能,王太后真的是不介意对舒云的肚子下手的,偏偏,她说是太后,影响力却仅限于长秋宫,内宫里头,真正做主的还是太皇太后,王太后敢保证,她要是敢对皇后这一胎有什么不好的动作,太皇太后能立马掀出她的黑历史,让她这个太后做不下去。

因此,王太后唯有在自个长秋宫里头生闷气,甚至不敢摔盆子,生怕声音传出去了,叫太皇太后知道了。

而河东那边的平阳公主,可就没这么好的脾气了,平阳公主如今也是长公主了,她一直想要得到如同当年馆陶公主一般的地位,自然也都是效法与她,拼命给刘彻送女人,卫子夫不过是其中看起来前程最好的一个而已,毕竟,平阳公主府里头被刘彻宠幸过的女人不少,唯有卫子夫跟着回了宫。

可是现在呢,卫子夫没了消息不说,皇后还怀孕了!这对平阳公主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打击。

平阳侯曹寿对于妻子的想法一直是处于一个默认的态度,平阳侯虽说在列侯之中排行很靠前,是万户侯,但是曹寿呢,其实身体并不好,当年他还是世子的时候,勉力参加过平定七国的战役,算是稳固了自己的位置,之后呢,就一直留在河东休养了。曹寿的祖先曹参,当年也是做过丞相的人,他算是黄老一派的中坚人物,曹寿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对于许多事情可以说是顺其自然。

但是,老刘家的公主是真的不好娶,一个个主意大的要命,当初还是少年的时候,曹寿觉得娶了太子的姐姐是一件好事,但是等到平阳公主进门之后,曹寿就觉得自个是娶了个祖宗回来了,平阳公主什么都要管,刘彻稍微大一点之后,就如同之前那些刘家的太子一样,喜欢往外跑,都是打着平阳侯府的名义,平阳公主呢,那个时候开始,就开始搜罗封地上的美人,不管是家生的奴婢,还是外面的良家子,找人过来训练她们歌舞言辞,第一等的可以献给刘彻,至于二等的呢,可以用来招待贵客,三等四等的嘛,府里的食客,甚至是一些比较得用的奴婢,都能跟平阳侯府的婢女来个负距离接触。

这种幸进嘛,曹寿不是不能理解,列侯之家,这样干的人太多了,只恨天子看不上自家的女儿,可是,平阳公主对陈皇后的态度,简直就跟走火入魔了一样,在曹寿看来,根本没这个必要。

太皇太后还在,王家跟皇帝就想要过河拆桥,这也太快了点,怎么着都得等到太皇太后过世之后再说。就像是先帝的时候,也是太皇太后过世之后,薄皇后才因为无子被废,自个这个妻子连这点时间都不能等,一听到皇后有孕,那神情扭曲得让曹寿都觉得心惊。

平阳公主再如何愤怒也是无济于事,比起窦太主在先帝时候的威风,平阳公主如今差得太远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刘彻自个本身权威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公主的权力,本质上来说是从皇帝那里分出来的,皇帝自个都不够用,她这个公主更别提了。

如今到了年底了,列侯也得进京朝贺,平阳公主这个公主自然也进了京,进京之后,还没来得及安顿下来,就直接去了长秋宫。

平阳公主到长秋宫的时候,南宫公主与隆虑公主都已经到了,南宫公主之所以来得早,是因为她丈夫南宫侯之前因为有罪,被夺爵了,公主总不能跟着丈夫倒霉,因此,自然是离婚了,因此,她如今就住在长安城里的公主府内,等着回头刘彻下旨再给她找一个丈夫,而隆虑公主呢,她嫁的是隆虑侯陈蟜,这位是窦太主的儿子,他们这一家子可都没有就封封国,一直都留在长安。这也让平阳公主对于这个妹妹有些嫉妒,毕竟,大凡列侯,都是希望留在长安的,留在长安,能够距离天子更近,有什么好处,也能第一时间知道,而远在封地,一年到头都未必能见得了天子一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真要是被长安遗忘,那之后可就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当然,河东距离长安本来也不远,刘彻又是个闲不住的天子,整日里往外跑,在这样的情况下,平阳公主跟这个弟弟之间的往来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如果能够留在长安,谁会乐意住在河东呢?平阳公主甚至私心里头有些阴暗地想着,若是留在长安,发现皇后有孕,她就能第一时间出手了!

宫中这种地方,也是害怕隔墙有耳的,之前王太后就因为神情不太好,被告到了长乐宫里头,要不是推说自个有些不适,估计立马能让太皇太后给个没脸,王太后一见平阳公主想要抱怨,就直接张口截断,表示,皇后有孕乃是幸事,算是定下了基调。平阳公主也不是什么蠢人,当然,也不算聪明就是了,曹寿死后,她两次改嫁,最后嫁了卫青,结果到头来是个什么情况呢?卫青的几个孩子也没教好,最后呢,几乎集体完蛋!

南宫公主第一任丈夫沦为隶臣,比庶人还要低贱一点,这也让南宫公主很没面子,所以这两年在长安很低调,在长秋宫这里头,也不怎么乐意发表意见,倒是隆虑公主是真高兴,毕竟,她如今算是舒云的二嫂了,与舒云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要知道,陈蟜是真的不成器,日后她的孩子,还得指望着自个这个弟妹兼小姑子,才能够混到个好一点的封地,更多一点的封户,所以呢,舒云能够生下皇长子,对于隆虑公主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这也让平阳公主愈发憋气起来。

等到晚上开始宫宴的时候,平阳公主就更加郁闷了,宫宴其实就是一帮子老刘家的亲戚凑一块,窦氏,陈氏,王氏,田氏一帮子外戚都在列,像是她们这些公主呢,得宠的也能混个位置,但是宫宴上头,陈家俨然已经有了众星捧月的架势,舒云坐在太皇太后身边,穿着一身织花蜀锦所制的曲裾深衣,小腹暂时还没有凸起,不过看起来比以前已经微微有些丰腴,在烛光下,愈发显得美人如玉,雍容华贵,再看看窦太主的风光,平阳公主愈发心中不平起来。

舒云瞧了一眼下面诸多外戚还有皇家人的表情,脸上只是带着浅笑,有一个能帮她遮风挡雨的长辈那真是太好了,太皇太后是个特别护短的人,就像当初她想要让小儿子继任皇帝一样,虽说事情没成,但是先帝拿着皇太弟这个鱼饵,先是勾着刘武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出人出钱出力,差点没将梁国打烂了。之后呢又翻脸不认人,先是册封了刘荣,刘荣好歹是皇长子,刘武也只能认了,等到后来,废了刘荣之后,居然立了刘彻这个四五岁的幼子,这简直就像是一巴掌扇在了刘武脸上,好哇,我这个弟弟在你眼里,连个还没断奶的娃娃都不如了!这才让刘武狗急跳墙,干出了行刺大臣的事情,之后刘武返回封国,抑郁而亡,也叫太皇太后差点就跟先帝翻了脸,从先帝那里争取到了刘武的四个儿子尽数封王的待遇,还增加了不少封户,这才勉强算是作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