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6(2 / 2)

早知道自个会穿越,舒云当初就不会研究什么数学和金融模型了,就算是平常消遣什么的,也都是在看一些文史方面的东西,她又不能在这个世界做什么文豪,这些几乎没多大用处,要是当初就知道如今的处境,她非把百科全书背下来不可!

舒云自个对目前的状况不满意,但是其他人却一点也不这么想,许多工匠对舒云几乎要敬若神明了!

这年头真的很少有那种纯粹的技术官僚,就算是在官府任职的那些大匠,大多数做事也就是靠代代相传的经验,很少会涉及到其中具体的原理。这就导致了许多工艺的出现因为非常偶然,大家之后都是照猫画虎,一旦出现什么变故,这些工艺也就失传了。

舒云自觉自个就是说了个皮毛,却算是解开了这些工匠们的许多疑惑,他们很多时候不是手艺做不到,而是根本想不到。等到舒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们很快就发挥了聪明才智,一下子各种各样的发明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

和州那边不缺煤炭,又有铁矿,之前舒云又搞出了脱硫的技术,所以现在的钢铁质量可比之前强多了。有了足够的钢铁,总不能都拿来制作武器,自然也得制作一些农具之类的,而在舒云的提点下,甚至一些工匠已经研究出了简单的收割机和打谷机,虽说还是需要人力驱动,但是已经非常高效了。舒云琢磨着,要是如今能引进橡胶,蒸汽机的发明都可以提上日程了。而已经有工匠表示可以在江边修建磨坊,充分利用水力,不过,长江跟其他河流不一样,每年汛期还是比较危险的,在这边修建什么水力磨坊,还不如找个支流,一段一段地修建水坝呢!横竖如今在搞军屯,农闲的时候就可以趁机将水利设施搞起来,之后可是能够一直受益下去的。

总之,应天如今与之前相比,俨然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朱元璋这边的整体实力也在稳步增长。尽管监管比较严厉,但是依旧有商人将应天这边的特产走私了出去,如此,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宁可花钱购买,等到后来,在大致估算了一下朱元璋如今的财政状况之后,顿时,有不少人眼红起来了。

第19章 马皇后

其实各大义军的财政上头都很有问题,元廷祸害得太厉害,撤走之前,能带走的也都带走了,百姓穷困潦倒,一些与元廷官府关系并不算很好的大户,也被搜刮得不轻。义军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能够靠着画大饼打仗的,但是之后就得有切实的利益,别的不说,该有的军饷总不能少吧。养兵要花钱,打仗要花钱,什么都要花钱。抄家得来的财富是挺多,但是如果摊到下面的人身上,人均能够得到的就很少了!因此,大家都缺钱缺粮!

在舒云接手朱元璋这边的财政的时候,李善长管着这些事,然后就是弄了一堆同乡搞走私,其他义军也都一样。像是张士诚,他们原本就是靠着卖私盐起家的,就算是现在,江南这边使用的盐也多半都是从张士诚那边的地盘走私过来的。

舒云倒是想要自个晒盐,问题是现在朱元璋的地盘距离海岸线还有一段距离,搞盐田显然有些不合适,尤其江南这边雨水季节比较多,日照也有些不足,搞盐田有些不划算。至于矿盐什么的,舒云对于地理兴趣也不是很大,因此,也搞不清楚这边有没有什么盐矿。所以,跟张士诚那边大量购买私盐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另外,什么生漆,桐油之类的,也都是会被大批量走私的货物,这些可以用来制造武器。所以说,其实这种为官方挣钱的走私,其实都是在资敌,就看谁能够在敌人武装起自己之前,将自己武装到更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