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1 / 2)

自个这边为了能够持续作战,几乎要搞得财政破产,手下的人还怨声载道,而对手那边却赚得盆满钵盈,手底下的人一个个都劲头十足,任谁心理也是不会平衡的。

他们倒是想要模仿应天这边的做法,但是应天能有如今这个场面,一方面是舒云的见识,另一方面依赖的却是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但凡哪一点不足,回去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面。

朱元璋或许在这么多义军首领当中,出身都差不多是最差的一个,他的履历里头,做过和尚,做过乞丐,而其他人,或多或少,起家的时候,都还是有些本钱的。最典型的,张士诚兄弟几个都是私盐贩子,不管是哪个朝代,贩卖私盐都是要命的事情,因此,他们兄弟很有一帮敢打敢拼的心腹手下,另外,也积蓄了不少钱财。徐寿辉,陈友谅这些人也总算是家有恒产的那种,比起朱元璋的一穷二白还是要强出一点的。

不管怎么说,他们起家之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要依赖与当地的豪强的,豪强投资潜龙,而依靠这些豪强,他们也有了更多的资本,大家算是互惠互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利益早就掺杂不清了,哪里还能壮士断腕呢!

而朱元璋不同,他也就是如今才算是安定了下来,他毕竟一开始的时候不是自个单干的,跟着郭子兴的确憋屈了一阵子,这也导致了他的根底就是一帮子同乡,与各个地方的豪强并没有太多的牵连,所以做事的时候,就少了许多顾忌。

如今朱元璋的地盘在很多人看来,俨然已经是一块叫人垂涎欲滴的肥肉了,要不是互相之间牵制着,只怕很快就有人打上门来了。

对此,朱元璋并没有半点畏惧之意,他的实力膨胀还是比较快的,而火器的初步利用也让他手下的那些兵马有了更高的战斗力。其实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火器了,只是那时候用的是什么猛火油之类的,并不是纯粹的火药,而舒云不过是提了几个设想,下面的工匠已经将地雷,手榴弹,火炮之类的都搞出来了。

不过小试锋芒,就让朱元璋兴奋不已,这玩意虽说还不至于是降维打击,但是,有了这个,只要拉开一定的距离,敌人对己方就不会造成太多伤亡了。

如今应天这边,火器是最机密的东西,谁要是敢泄密,那么,朱元璋绝对不会讲任何情面。

只是,之前敌人都是些土匪流寇,对于朱元璋来说,只能说是清粥小菜,用上火器,简直就是杀鸡用了宰牛刀。朱元璋迫切地希望能够让火器真正在战场上一展锋芒。如果说之前的时候,朱元璋只想要扮猪吃虎,苟住发育,稳打稳扎的话,如今随着己方实力的增长,朱元璋的心自然也就变大了。

尤其,中原如今局势糜烂,元廷愈发丧心病狂,一方面四处镇压义军,一方面又强迫各地的汉人做炮灰与义军作战。时间拖得越长,汉人的伤亡也就越大,既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那么,自然还是早点一统江南,早日北伐,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恢复大好河山。

此时江南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徐寿辉称帝没多久,就被陈友谅给杀了。陈友谅得位不正,自然需要转移内部矛盾,想要一场大胜来奠定自个的位置,因此,他选中了朱元璋。一方面是朱元璋地盘相对比较小,兵力也没有陈友谅那边多,另一方面,还是垂涎应天如今的经济实力,想要借助应天这边的财富,来增强己方的实力。

因此,陈友谅一边跟张士诚那边联系,说是他们联手瓜分朱元璋的地盘,得到的好处大家平分,实际上暗地里头早就做好了过河拆桥的准备。

陈友谅的小算盘打得很好,朱元璋也正准备杀猴骇鸡呢!陈友谅就是那个猴,他实力最强,不趁着他立足不稳的时候将他干掉,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