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县志留名的诱惑54(2 / 2)

无所谓,反正人总是要死的,与其老死于病榻,倒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在战场上。

……

雒阳。

刘宏一边闲逛,一边暗自在心里流口水。

根据刘宏的观察,雒阳城中的铺子就算没有一万,起码也得有个八千。

要是搞出个IRS,这八千家铺子每家每个月收一千钱,一年下来就足有九千六百万钱。

要是放眼整个大汉,一年下来何止亿钱?

虽说大汉朝原本的收入就不算太低,《后汉书·卷六十五》就提到“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可是又有哪个皇帝会嫌自己手里的钱多?

复又往前走了一段,刘宏才突然开口说道:“百姓生计不易啊。”

一直陪在刘宏身边的陈蕃笑了笑,应道:“陛……少君侯说的是,百姓生计确实不易。”

刘宏顿住脚步,扭头望着陈蕃问道:“那先生为何还要发笑?”

陈蕃向着刘宏拱了拱手,正色道:“百姓生计固然不易,却更怕君王不知民间疾苦,一味的横征暴敛,置民于水火。如今天子知晓百姓生计不易,多次说出要改善民生,且已付诸于行动,某这是替天下百姓高兴。”

像陈蕃这种正人君子一本正经的拍马……拍龙屁,其效果可比曹节、陈墨这样儿的死太监们拍龙屁要强多了。

最起码刘宏就被拍的很顺心。

刘宏一边迈步向前走着,一边笑着说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大不易也。不过,纵使再大不易,某亦愿践行之。”

其实真要说起来吧,孔夫子一直向往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中原堂口的历史上还真就实现过。

大明朝。

在朱重八当上皇帝之后,大明朝用力推行“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等一大堆的社会福利机构,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者有其屋。”

据《宛署杂记》中记载,到了万历年间,一个县加入养济院的人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余人。

可惜的是,因为财政等等乱七八糟的原因,大明朝的这些社会福利并没能一直传承下去。

现在的大汉朝有没有能力实现这样儿的社会福利?

有,也没有。

说有,是因为在搞定东羌之后,因为不用再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所以大汉朝在财政支出方面会得到很大缓解,原本用于针对东羌、乌桓等游牧民族的钱粮,完全可以挪用于社会福利。

说没有,是因为大汉朝的赋税收入其实并不算太多,面对刘宏提出来的广建社学和大兴土木等基建项目,大汉朝的赋税收入也只能用入不敷出来形容。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生产力不足所导致。

又往前走了一段,刘宏强行按下心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扭头对陈蕃说道:“先生,不如随寡人去雒阳社学那里看看?”

乍一听刘宏提到社学,陈蕃顿时也来了兴致。

毕竟社学这玩意儿是在陈蕃担任太傅期间才搞起来的,这也是陈蕃的功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