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给天子出的小难题49(1 / 2)

瞧着窦太后和窦武等人皆是一副心忧不已的模样,刘宏却是笑了笑,说道:“钱的事情,阿母和大将军、太傅、司徒都不必担心,朕自有法子。”

窦太后嗯了一声,问道:“什么法子?”

刘宏微微笑着摇头,说道:“不可说,不可说。”

听到刘宏这般说法,窦太后和窦武等人便没有接着往下追问。

窦武沉思一番后,也直接选择岔开话题:“敢问陛下,这社学究竟要择何地试行?”

从哪里开始推广社学,这其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随便挑一个州郡试行社学,很容易就能引起其他州郡的不满。

那些个清流名士的破嘴,可是真能骂死人的。

窦武等人才不会傻乎乎的替刘宏背黑锅。

更关键的是,让刘宏做决定,也算是窦武和胡广、陈蕃给刘宏出的一道小难题。

毕竟刘宏年幼,多半不知道该选择哪里搞社学。

窦武等人现在就盼着刘宏能陷入到左右为难的境地,到时窦武和胡广、陈蕃再站出来替刘宏解决这个小难题。

如此一来,也好让刘宏看到窦武等人的用处。

然而就在窦武三人盼着刘宏麻爪之时,刘宏却毫不迟疑的说道:“河间蠡吾,建县学。”

窦太后微微一怔,随即便笑着说道:“可。”

窦武和陈蕃、胡广也向着刘宏拜道:“陛下英明。”

实际上,在选择哪个州郡都容易引起其他州郡不满的前提下,刘宏依然有很多个选择。

比如说选择雒阳下辖的县,因为在天子脚下,在京师附近,即便推行社学遇到什么问题,也能很快处理。

比如说选择安国县,因为刘宏在即位之前出身于安国县的解渎亭,天子照顾老家也不算什么毛病。

但是,刘宏偏偏就选择了蠡吾县。

因为蠡吾县原本是大行孝桓皇帝刘志出身的蠡吾侯国,后来蠡吾侯刘悝晋封勃海王,蠡吾侯国才除国复县。

选择蠡吾县,起码也能给刘宏竖立起一个比较良好的形象。

刘宏又接着说道:“另外,朕打算自己拿出些钱财,在安国县也建一所县学。嗯,高邑那里也建一所县学吧,同样由朕自个儿出钱。”

刘宏的话音刚刚落下,窦太后就笑着补充了一句:“既然如此,那朕也自个儿出钱,在孟津建一所县学吧。”

窦武和胡广、陈蕃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

不是,原本俺们给天子出的小难题被天子轻松化解也就算了,你一个太后又跟着凑什么热闹?

这可倒好,原本还只是“择一地试行县学”,现在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建四所县学!

四所县学啊,能培养出多少学子?

能给“家学为官者”带来多少竞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