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打完收工63(1 / 2)

明易之很坦然地答道:“杨主任,是低了。外面国库券的收购价,从92元到98元不等。我为什么不去外面收,要跑来跟杨主任合作,不就是有利可图吗?”

“易老板,你有利可图,我呢?”

“杨主任,我知道,按照财正部的文件,你们承销的国库券,只要按照100元面值,上缴86.5元入国库,就算完成承销任务。

多出来的点数,是给你们承销银行的利润和承销费用。没钱赚,谁卖命干活啊!杨主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杨志卓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

“易老板发财了,我呢?”

“杨主任,交易在你我之间进行,承销价格是87元,还是88元,不是杨主任你说了算吗?

听说贵行的国库劵承销工作,连续三年全省垫底,年年被上面点名批评。为了争取早日完成任务,杨主任勇于创新,改变思路,也算是一种改革尝试嘛。”

杨志卓没有出声。

悠扬的钢琴曲,在咖啡厅里飘扬着。

理查德.克莱斯曼的《秋日私语》,八九十年代在国内十分流行。

室内的冷气开得很足,十分地凉爽惬意。

咖啡厅的装修,十分用心,把宽敞的空间不经意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

坐在椅子里,轻声说话,自成天地。

一起身,间隔就失去了阻挡,空旷的空间一下子又回来了。

窗外的阳光明媚,梧桐树在轻舞晃动。街道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挥汗如雨,忍受着今年夏天最后一段的酷热。

所有路过的人,都会不由地把目光透过茶色落地玻璃投进来。看着里面坐着的悠闲又有钱的人,在酷热的夏天里,享受着不一般的凉爽。

他们眼里的羡慕,如同阳光一样耀眼。

进入九十年代,内地一批城市开始修建这样的宾馆场所。

等到明年,随着老人在南方的讲话,改革开放、招商引资进入到新的高潮,这样的建筑会遍地开花,连县城也会开始出现。

明易之不经意地对冯三宝说道:“吹着空调,喝着咖啡,这样惬意的生活,真是让人陶醉,不想再出去奔波了。”

冯三宝很默契地答道:“老板,这样的生活虽然好,可是需要挣到了钱,才能享受。”

听了明易之和冯三宝的话,杨志卓终于下定了决心。

“易老板,你们能收走多少国库券?”

明易之靠在座椅背上,微眯着眼睛听着悠扬的钢琴曲,右手在扶手上轻轻打着拍子,随意问道:“三宝,我们还有多少余钱?”

“老板,还有一百一十六万。”

“杨主任,这次先收这么多。后天我还要路过月江,我们再做一次交易。如何?”

“好,一百一十六万,按91元的价格,我要给你一百二十七万五千元面值的国库券。”

“是的,但必须是89、90和今年这三年的国库券。其余的我们不收。”

杨志卓盯着两人,叹了一口气,“你们可真是精明啊。”

“彼此,彼此,大家一起发财。”

“哪里交货?”

“就在这里,我们等你。”

杨志卓咬咬牙,端起咖啡一饮而尽。

“一小时内必到。”

四十五分钟后,杨志卓带着一个年轻人,背着两个大包又回来了。

“这是我的小舅子,阿云。”

明易之和冯三宝微笑地对他点点头。

打开两个大包,里面全是五十、一百元面值的国库券,冯三宝核验和清点了一遍,对着我点点头。

“三宝,把钱拿出来。”

冯三宝离开,不到五分钟和刘鸷腾背着两个旅行包赶到,放到桌子上。

杨志卓和阿云连忙验钞。

两人很紧张,冷气这么足,还满头是汗。

十五分钟后,两人验好了钱。

“易老板,合作愉快。”

杨志卓热情地伸出右手。

“合作愉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