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开拓新财路62(1 / 2)

二十五号早上六点,明易之、刘鸷腾和冯三宝在月江站下车。

月江站在广信站西边一百多公里,需要多走两个多小时。

月江市,是一个因铁路而兴起的地级市,管辖面积很小,城区也不大。

三人先在月江市最高档的月江宾馆开了一间房,把背包藏在床底下,然后出来在附近找了一家早点摊,卖豫章米粉的,坐了下来。

店老板在热气腾腾的灶前,把白如玉、细如圆珠笔芯的米粉丢进大锅里,然后手快如闪电地往三个碗里放佐料。

酱油、味精、姜、蒜、辣椒酱...再拿起长柄铁圆勺,把褐色的料汤舀到碗里。

三人都饿了,不由自主地盯着店老板,目光随着他的动作在移动。

“三宝哥,都打听好了吗?”明易之问道

“打听好了。”冯三宝连忙转头回答,“建华银行月江市分行资产部副主任,杨志卓。

建华银行是国库券在豫章省的两家承销银行之一,杨志卓负责建华银行月江市的国库劵承销。

听说,建华银行在月江市的国库券销售,非常不理想,连续三年是豫章省的末班车,年年被上面点名批评。”

明易之觉得很庆幸,自己能遇到冯三宝。

他十六岁开始讨生活,什么门路都钻过,在票劵行业经营了十年,华东周边省市地区,到处有他认识的人。

冯三宝正要继续说,店老板端来三碗米粉,他停住了嘴。

白润的米粉躺在褐色的汤里,热气腾腾中堆尖上有一勺肉料,是用肉沫、豆腐干、豆瓣酱、辣椒熬制成的,浓郁的香气拼命地往鼻子里钻。

再撒上一把葱花,一股清香味飘了出来,简直就是点睛的一笔。

刘鸷腾早就按捺不住,一双筷子在手里都要捏变形。米粉碗刚在跟前桌面上摆好,他就迫不及待地一筷子下去。

张开嘴巴,狠狠咬了一口,然后吐着舌头呼呼地出气,不知是烫的,还是辣的。

明易之和冯三宝也忍不住,端着碗呼呼地吃了起来。

吃到一半,把肚子里的馋虫哄妥当了,明易之有空开口问冯三宝:“三宝哥,你也能吃辣?”

“当年只要有口吃的就行,还管什么辣的咸的,阿拉这口味早就国际化了,什么都能吃。西餐能吃,辣椒能吃,沪江本帮菜能吃,岭南广府菜也能吃。就是西南的麻辣火锅,太狠了,吃不消,一吃就要坏肚子。”

吃完粉,冯三宝问道:“阿易师傅,阿拉直接去找杨志卓?”

“对,直接去建华银行大门堵他。”

刘鸷腾在一边迟疑地道:“我们不认识他啊。”

明易之和冯三宝对视一笑,这点小事,算什么问题。

吃完早饭,刘鸷腾回房间留守,明易之和冯三宝直奔建华银行月江分行。

只花了不到五分钟,冯三宝跟建华银行大门的门卫打成一片,称兄道弟。

杨志卓进门时,门卫悄悄向冯三宝指了指。

冯三宝向明易之挥挥手,两人马上跟上。

建华银行办公楼新修没多久,但是样式很老旧,六层楼,一层楼十二间办公室,用一条走廊兼阳台从头连到尾。

两人沿着楼梯来到四楼,敲响了资产部的办公室。

“杨副主任在吗?”冯三宝问道。

“杨副主任在二办公室。”里面有人回答道。

两人顺着走廊往里走了几步,敲响了资产部第二办公室的门。

“请进。”里面有声音响起,我们推门进去。

里面被隔成里外两间,外面四张办公桌,两两对放着,里面坐着两人,一人在看报纸,一人在打电话。

看报纸的人眼睛从报纸上方露出来,“找谁?”

“杨副主任。”

“里面。”那人把整张脸又埋回到报纸里。

冯三宝上前敲了敲门,“杨主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