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碧如洗1(2 / 2)

在这个新时代,段浩为了宣传法律并且震慑那些暗中不动的官员,采用这样方式。

不仅可以摧毁敌人的思想,还能起到教育世人的目的。

凡是被抓住认证的犯人,都会被宣扬。这样的效果是极佳的,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哪些可以做,哪些做了犯法。

在段浩和众臣的治理下,汴京和汴京周围的百姓做到了一日一餐的幸福生活日子。

不要以为这很好笑,就这一顿十足的饱饭,在之前可是在穷苦百姓身上吃好几天的。

天气好的时候,他还有野菜混合米糠吃,到了冬天只能两天吃一顿,所以说为什么农民们盼着有个好收成。

因为收成不好,下半年冬天只能等死。

治安和制度完善后,段浩开始下发一个个任务,修路造桥,兴修水利,当然这些任务都是长期工作。

“咕咕。”

在段浩处理事务的时候,一只戴着红巾的白鸽出现在窗台。

“过来。”段浩朝它招手。

传信鸽是的本质是人,是段浩用符咒变的,这些人有的是锦衣司的成员,他们负责重要的信息传递,比如军事,政策等等,还有的是一些轻犯,他们负责只负责不重要的信息传递。

所有汴京百姓们能时常看到有白鸽在上空不断飞过,并且还带着各种信封,如果没有宣传司的宣传是政府的资产,早就被人抓来吃了。

读完信,段浩说道:“原来是乔峰他们回来了。”

当前乔峰被段浩任命为内阁下属的安全司首领,负责百姓治安问题,同时暂代武者司长官,收拢全国所有的武者和武侠秘籍,将他们登记在册。

见时机成熟,汴京的官员们已经熟悉新的制度,同时培养了数万官吏。

段浩召开了第二次的国家会议。

参会的只有几十人,他们都是各部门的领导层。

“如今汴京革新完成,百姓们终于不受剥削过上安稳的日子,但除了汴京之外,还有很多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等待我们的解救。”

“所以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将是江南,那里是全国的粮仓,我们必须掌握,这样这次在接下来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各位,在接下来的斗争将会很艰难,因为有人通风报信,江南那边有了准备,那些个地主豪族已经联合在一起准备对付我们。”

“但不用担心,我们背后用广大的百姓为我助力,到时候就会发现他们的阻挠只是螳臂当车。”

很快整个汴京动了起来,兵马调动,人员宣传,一切都在为下江南做准备。

“首席,有军事情报。”在段浩准备动员出发之际,他的秘书长送来一份紧急情报。

段浩拿过过来一看,原来是个王爷在打着复国的旗号造反了。

看着手上的数据,三十万人马,段浩有些忧虑。

倒不是怕,而是担忧这位王爷所带来的影响,这又有多少百姓被裹挟进去?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但段浩没有以一人之力平定的意思,虽然他可以独自一人解决掉这个祸害,但一个文明的强大并不是靠他们的帮助形成的,而是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和险阻才成功的。

所以,自段浩开启新时代起,他除了那些个宋朝官员外,新时代的官员他都没有下生死符控制。哪怕他们是贪官污吏,他都是通过法律处理的。

毕竟他一人无法管理天下。

于是,段浩召开了一场会议。

“各位,下江南是不可更改的政策,这关系到千千万万的百姓的口粮,所以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起兵的王爷?”

“我们可以行刺,这群龙无首了人就散了。”

“我不同意,这不符合我们大义,我们应该光明正大地推过去。”

“可如今我们只有八万万兵马,江南之行就要五万,留守汴京要两万,就一万兵马怎么打?”

“我觉得一万足以。”一个声音反对道。

众人看向那人,正是常书仁。

他道:“我们华夏的目的是建立大同,解放百姓,虽然没办法解决乱军,但可以边打边守。”

“我们可是正统,还打不过一个乱军吗?我们可以靠这一万人马,一边对敌一边收拢百姓,传播思想,让百姓自发由心的为自己战斗。”

“我不信在大同理念的宣传下,百姓们还会投向乱军。”

“很好。”段浩赞同道,“我们不能总想着解决掉对手后,再治理百姓。我们也可以一边对敌一边革新。”

他们毕竟刚学习不久,思维还是老一套,总想着将大患解决了再来治理地区。

“那么就按常书仁同治的方式,两岸开花,同时进行。”

江南是玉米之乡,这里不仅养活了整个大宋,还为北边的辽国,金国提供口粮,足以见得江南的产量之高。

“江南豪族的根并不在城市,而在乡野,他们把持着数万亩良田,控制百姓们的生死,所以我们要毁掉他们的根基,将他们连根拔起。”段浩在作战指挥部上说道。

有数万兵马的加持和武者司共同努力下,江南豪族的一切阻挡势力全是土鸡瓦狗。

半年之内江南地区已经收复。

有江南这个粮仓在,接下来收复全国就容易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