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秀入学(1 / 2)

(基本上,二代都是经典!你看看红警2,暗黑破坏神2,生化危机2,2代身份证,柳如烟大帝2)小叫花自从有了一身非凡本领,日子便如同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他不再受困于饥寒交迫的街头,而是以超凡脱俗的技艺,轻松游走于天地之间,将曾经遥不可及的美食佳肴变得信手拈来。

空中翱翔的鸟雀,无论是矫健的鹰隼、婉转的黄鹂,还是肥美的雁鸭,都逃不过他那精准如电的目光与迅捷似风的手法。只需轻轻一跃,凌空一抓,便能稳稳收入囊中。那些曾被视为天籁之音的鸟鸣,在他的耳中变成了美味的召唤,嗯,是的,他的每一次捕获都是对生存智慧的赞美。

山中野兽更是无一能逃过他一石头打死的命运。

水里畅游的鱼虾蟹鳖,也再无藏身之地。小叫花只需以脚轻点水面,便能感知到水下生物动静,无论是深藏淤泥的河蚌,还是潜行疾速的鲤鱼,都在他巧妙的引诱与迅猛的出击下乖乖就范。他甚至能驾驭水流,让其为自己所用,形成无形的网,将水族之鲜一网打尽,湖鲜山味一时都成了他的家常菜。

小叫花并未因此一人独享,他深知生活的艰辛,时常吩咐小秀将多余的猎物赠予帮中的孤寡老弱,或者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在他早出晚归的付出下,不多时便购置了房产和田地,不必每日里再去街头乞讨。

他的善良与慷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喜爱,王家屯的人视他为“猎神”,老王头吃了他打来的犀牛肉炖犀牛角,日见年轻,所以对他也很客气。每逢节日,大家总会邀请他一同庆祝,共享丰盛的宴席。

山神、土地与龙王,三位守护一方的神祇,眼见小叫花凭借一身绝技,几乎将山林间的禽鸟、野兽和水域里的水族捕捞殆尽,不禁大为惊惧。

小叫花的狩猎范围已经开始走出福来乡,他们忧虑,若任由这般态势持续下去,不仅青田县那些生灵将面临灭顶之灾,就是水族也将灭绝。于是,三位神灵紧急聚首,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山神说道:“此子技艺超群,犹如人中之龙,但其行为已严重扰乱了山林的宁静。我山中生灵本应繁衍生息,如今却惶惶不可终日。”

土地接言:“我所辖之地,原本草木丰茂,鸟兽嬉戏。如今却因小叫花捕猎,生机渐显萧条。长此以往,恐生灵具灭,万物失衡。”

龙王则忧心忡忡地说:“我水域之内,鱼虾蟹贝原本悠然自得,和谐生息,如今却因他的大法力捕捞,种群数量锐减。若不及时制止,恐水族受损,影响我等势力维持,日后若遇他方势力挑衅,如何应对?”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三位神灵达成共识:唯有借助人间力量,方能有效约束小叫花的行为。于是,他们决定由龙王出面,以梦境的形式向当地县令黄马勇传达神谕。

当夜,县令黄马勇正在书房秉烛夜读,忽觉一阵清风拂过,头晕目眩,头一歪便睡了过去。

待到睁开眼来,眼前景象瞬间变幻。只见一条金鳞闪耀的巨龙腾云驾雾而来,威严庄重地盘亘在他面前,带着腥风扑鼻,吓得他瑟瑟发抖,两股战战,几乎喘不过气来,却听得那龙口吐人言,对他言道:“黄县令,吾乃此地龙王。近日,有人以奇技大肆捕杀山禽野兽、滥捕鱼虾水族,致山灵尽灭,水族不存,生灵涂炭。吾与山神、土地商议,特托梦于你,望你即刻下令,于青田县内封山禁猎、封渔停捕,以保一方生灵安宁,救万千性命,维护自然之和谐,若是不从,那便怪不得我等不再庇佑此方人类,望黄县令莫让我等失望。”

黄马勇被这突如其来的梦境震惊,醒来后犹感龙王之言字字铿锵,句句恳切。他深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也明白作为地方父母官,保护生态环境乃职责所在。于是,黄县令次日便召集县衙官员,将昨夜梦中之事说出,并召集各乡乡长前来询问,皆回报因旱涝交替,山中禽兽与水中鱼虾本就稀少,近年未曾有更多变化。

只有福来乡王家屯上报近日来山中无鸟兽,水中少鱼虾,黄县令一听,便知晓多半便是这里出了问题。这王家屯由于山水环绕,旱涝不沾,可谓旱涝保收,更是所谓“神仙”招收弟子之地,飞禽走兽自来不少,如今突然就没了,多半事出蹊跷,有想到半年前老王头前来求救,让朝廷出兵对付妖道,他数道上呈请示犹如泥牛入海,更有人提点他让他莫要再提此事,他便知道这群“神仙”与朝廷关系暧昧,搞不好皇帝也吃着妖道们贡献的仙丹,自己再执迷不悟当真会人头落地,立即停止了上报,把老王头叫来痛斥一顿,便不了了之。

想来这飞禽走兽失踪多半与这些妖道有些联系,此刻心中顿时没了底,一边是山神土地和龙王,一边是会抓人炼丹的妖道,我黄马勇不过区区九品芝麻官,一个凡夫俗子,那是谁也得罪不起啊!

当下匆忙与师爷商议了一番,哪边都不得罪,郑重宣布了封山禁猎、封渔停捕的政令,并派遣衙役四处张贴告示,晓谕全县百姓,着人各乡镇巡查,务必严惩违法捕猎者。

此令一下,青田县境内顿时风声鹤唳,猎户们一夜间都丢了工作。小叫花虽有惊世之才,却也不得不收敛手脚,顺应官府禁令,另谋出路,好在他这半年抓获的猎物众多,有闲钱还有了田地,生活上倒也不愁。

三位神灵见状,欣慰不已。山林重归宁静,鸟兽悠然栖息;河流恢复生机,鱼虾自由游弋。青田县在经历这场风波后,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

小秀被小叫花送去了私塾,女孩子读书虽有些稀少,倒也不是没有,多数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小秀被小叫花送到了私塾的门口,她心中既忐忑又兴奋。私塾位于镇上一条幽静的小巷深处,古色古香的木门上刻着“崇文堂”三个大字,透着岁月沉淀的庄重与儒雅。小秀轻轻推开门,一室书香扑面而来,四壁挂满了字画,中间摆着几张方桌和长凳,一群年龄不等的孩子正端坐在那里,或朗读诗书,或研墨习字。

私塾先生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身着青布长袍,眼神睿智而慈祥。小秀的到来引来了孩子们的好奇目光,他们窃窃私语,猜测这个新来的女孩是什么来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