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父子交心72(1 / 2)

就在岳云一个人跑到马棚,独自抱着小白龙伤心落泪的时候,张宪、王贵、徐庆、牛皋、杨再兴等将领也在为岳云的遭遇抱不平,纷纷质问岳飞,欢欢喜喜的庆功宴变了味,变成了激烈的辩论会。

张宪放下酒杯,问道:“大哥,人们都说咱们岳家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依我看,咱们岳家军这回战功处理的并不公道,有失公允。”

“什么叫不公道?怎么样才能公允?”岳飞没有听明白,问道,“兄弟,别卖关子啦,快告诉我,我把谁的功劳漏报了,还是少报了?乘着赵相爷还没有走,咱们马上补上还来得及,免得因为评功存在瑕疵影响了官兵之间、将领之间的团结,影响了咱们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张宪摇着头说道:“大哥,别问我,到底把谁的功劳落下了,你自个儿心里比我们都要清楚。”

“该奖赏的将士我都奖赏了呀,没有遗落了谁呀?”张宪一席话,使得岳飞仿佛坠入云里雾里,他想了许久,终究还是没有想明白,不满地说道,“张宪,你是不是马尿灌多了,尽说酒话啊?”

王贵应道:“五哥,你冤枉张宪啦,他今晚酒没有喝多,讲的也不是酒话。我明白张宪指的是谁,他说的没错,你确实赏罚不公,一碗水没有端平啊。”

牛皋也听明白了,说道:“大哥,我知道他俩说的是谁,你确实赏罚不公!小云子连破三城,他创下两个首功,是两个大功呀!可是立功的人中间为什么没有他呢?”

徐庆说道:“大哥,马失前蹄在训练中是常有的事,小云子马失前蹄你却要杀他,明显执法过度。如今小云子立了这么大的奇功,你却只字不提。这要是换作其他人立这么大的功,你早就飞报朝廷给他加官进爵了。大哥,你确实是执法不公啊。不能因为小云子是你儿子,就能不该罚的罚,小过重罚,而该奖的你却不奖,即便小云子不敢发牢骚,将士们未必会服气。小云子是你儿子没错,可是他更是咱们岳家军的一员,你真该一碗水端平。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该罚则罚,该赏得赏,古人祁黄羊都能做得到,而你却不能做到。你这么做不叫大公无私,恰恰说明你有私心,难以服众,太让人失望了啊!”

徐庆所说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说的是祁黄羊的故事。

祁奚,字黄羊,姬姓,祁氏,人们通常叫他作祁黄羊,春秋时期晋国人。晋悼公继位,祁黄羊被任命为中军尉,是晋国著名的贤大夫。

晋国设置六卿军政体制,晋文公建立上、中、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人,依次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是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在此基础上,晋国设军尉,又称元尉,主管派遣为将佐驾驭车马的军吏,以及训练士卒。中军尉就是中军设置的军尉,大夫爵位。祁黄羊担任的就是这个职务,负责训练军队。

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没有郡令,你看谁适合去做郡令?”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当南阳郡令。”晋平公很是不解地问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干嘛还要推举他去当郡令?”祁黄羊应道:“大王,您问谁适合去当郡令,又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我只是回答大王解狐适合担任郡令职务,没有否认解狐是我的仇家呀?”

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我们国家缺少法官,你看谁适合当法官?”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宜。”晋平公眯缝着眼睛问祁黄羊:“祁午不是你儿子吗?你怎么推举自己儿子去当法官呀?”祁黄羊回答道:“大王,您问的是谁适宜当法官,并没有问谁是我儿子,我只考虑法官这个工作适合祁午做。”事实证明,祁黄羊推荐的两个人都非常胜任各自的工作。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道:“祁黄羊这人真行,从国家大局出发推荐人,既不排除推荐自己的仇人,也不回避自己的儿子,祁黄羊真正是大公无私啊。”

祁黄羊出于公心处理事务,被后世作为一心为公的学习楷模,“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成为官员处理国家大事的准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徐庆说起祁黄羊的故事,将领们都认为岳飞应当以祁黄羊为榜样,实事求是的为岳云申报战功,而不应当隐瞒。

岳飞受到众将领的指责心里沉甸甸的,四处寻找,都不见岳云的影子,最终在马棚找到正在生气的儿子。

岳飞轻轻地拍着儿子的肩膀,问道:“大家都在吃饭,你怎么跑到这儿来啦?”

“我吃饱了来这儿溜溜不行么?”岳云火气十足,一把推开岳飞的手,愤怒地质问父亲,“您凭什么要三番五次压住我的战功不报?”

岳飞平静地应道:“就凭你是我岳飞的儿子。”

“就因为我是你儿子,立下再大的战功也不能申报,是么?”岳云愤愤不平地问道,“爹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是岳云第一次用责备的口吻跟父亲说话,过多考虑荣誉得失,让他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平日那个听话温顺的儿子不见了。年轻人追求荣誉本来没有错,有追求才会有动力。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一旦过了那个“度”,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对待荣誉也是一样,假如深陷过度追求荣誉的旋窝不能自拔的话,将会变成精利主义者,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岳飞不由得感到一阵后怕,不过他没有责骂儿子,反而平静地问道:“祥祥,我问你,你为什么要当兵?”

岳云应道:“那还用说吗?当然是为了把金人赶出咱们家园呗!为了乡亲们不再背井离乡,不再妻离子散。为了咱们大宋老百姓有口饭吃,能过上安生日子!”

岳飞又问道:“现在你还是这么想吗?”

岳云豪不犹豫地应道:“那还用问么,当然是啰!”

岳飞说道:“好!既然你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为了抗击金人,为了收复失地打仗。为父问你,为什么今天又要贪图功劳富贵呢?”

岳云两眼冒火,愤愤地喊道:“我没有贪图富贵,我是心有不甘!我跟将士们一样出生入死,冒着枪林刀山箭雨冲锋陷阵,斩将夺关。第一个登上随州和邓州城头。跟在我后头登城的都立了功,我却什么都不是,连个毛功都没有。”

岳飞平静地问道:“登城之前,和在登城的时候,你想过要立功得奖了吗?”

岳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据实回答道:“仗打的那么激烈,看着一个个战友倒在敌人的擂石弩箭之下,谁还会有心思去考虑立功不立功?那时候我只想着尽快冲上城头,夺下城池,为死去的战友报仇。连能不能活着走下战场都没有考虑,哪里还有空闲去想那些闲事啊?”

“对呀,那时候你一门心思想只想着如何攻下敌军占据的城池,只想着如何消灭敌人,并没有其它私心杂念,更没有想着能立什么样功,能得到多少奖赏。是不是?”岳飞知道儿子说的是心里话。

“不只是我没去想立功受奖,宪叔和所有参加战斗的将士都不会想,也没有时间去想能不能立功受奖赏。”岳云仍然余怒未消,喊道,“那时候没有去想能不能立功受奖赏,可是我立功了呀,为何您要这么不公平的对待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