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有功不赏71(1 / 2)

既然要在鄂州安家,就得有一个家的样子,不能老住帐篷。移驻鄂州后,岳家军要做的头一件大事便是加紧修建大批营房,既要让将士们住进营房,还要将远在宜兴张渚的家眷们接来,让有家眷的将士阖家团圆,不再做牛郎织女。

安顿好将士们工作,岳飞忙里偷闲,带着儿子岳云兴致勃勃的登上鄂州名楼黄鹤楼。望着川流不息的滚滚长江和江对岸的北方漫漫大地,岳飞思索万千,忍不住诗兴大发,要来笔墨奋笔疾书,在雪白的墙上写下一首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店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高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借诗词抒情,希望尽快能有杀敌报国机会,他要率领岳家军精锐部队再次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归来的时候再来重游黄鹤楼,再续今日游兴。

岳云施展出文采,悠扬顿挫地吟唱起父亲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来。看着墙上父亲潇洒的笔迹,岳云深深的被父亲的词感动,仿佛自己也融进了父亲的词里。

尽管岳云从来没有去过东京汴梁,不知道东京汴梁是啥模样,但是,他从父亲的词中看到了昔日东京汴梁的辉煌情景。父亲的词就像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丹青,把大宋都城汴梁城活脱脱的展示在岳云眼前。岳云仿佛看见东京汴梁城高大雄伟的城郭,看见汴梁城中鲜花多的遮住游人的视线,一株株高大的柳树掩护住汴梁城墙,微风吹来,柳枝婆娑起舞,别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汴梁城内,威严的皇城城墙高大巍峨,殿宇重重,楼阁雕梁砌凤红墙绿瓦,回廊曲折,处处彰显皇家的尊严和权威。万岁山前,浓妆艳抹的成群宫女翩翩起舞,蓬壶殿里歌舞不断,汴梁城繁华商业街区商铺鳞次栉比,熙熙攘攘的顾客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一派富庶升平气象,展现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汴梁城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多么美好的一幅画卷呀!

可惜自从金人入侵以来,美丽的东京汴梁城就成为了人间地狱。父亲在东京战斗过的,清楚地记得那场惨烈的战况。当年的战斗情景又在父亲的眼里又浮现,金人的铁骑包围践踏京师,战乱频发,风尘漫漫,士兵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最惨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在战乱中丧生,饿殍遍地,无人认领的尸首填满了溪谷。可怜大好河山依旧在,可惜万户萧条鬼唱歌,好端端的繁华大宋国土竟成为人间地狱。

登上黄鹤楼眺望江北,岳飞仿佛看见中原大地许多城镇在一片荒烟的笼罩下,听见大宋百姓在金人的的铁蹄下呻吟,听见了沦陷区人民疾呼官军去解救他们。

何时才能有杀敌报国机会?何时才能率领精锐部队北伐?这是父亲的愿望,也是小岳云的心愿。岳云知道父亲希望宋军能挥鞭渡过长江,扫清在京畿汴梁横行霸道的金狗。等到收复全部失地,赶走了金狗,胜利归来的时候,岳云一定会陪着父亲再次登黄鹤楼,好好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岳云跟父亲一样,也盼望着能早日驱逐胡虏,盼望着胜利的那一天。都说知子莫若父,与父亲朝夕相处的岳云也了解自己的父亲,父子俩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岳云越想越激动,兴奋地说道:“爹爹,孩儿也有一首词。”

“哦,是真的么?”岳飞颇为意外的看着儿子,说道,“你长这么大,为父还没有见过我儿写的诗词呢,说来听听。”

岳云高声吟唱道:“湛湛长空,乱云飞度,吹尽繁红无数。正当年,紫金空铸,万里黄沙无觅处。沉江望极,狂涛乍起,惊飞一滩鸥鹭。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祥祥,你这首词是《鹊桥仙》吧?写的不错。”词牌名“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许多名人雅士都写过《鹊桥仙》,不过以欧阳修写的《鹊桥仙·月波清霁》为正体,整首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等变体。他们的代表作有苏轼的《鹊桥仙·七夕》,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此外还有,双调五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双调八十六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七仄韵。

岳云这首词写得确实不错,岳飞从字里行间中看到这个年幼的儿子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愿景,知道儿子想跟国家的梦想同步相向而行。岳飞不禁感叹,是啊,假如每一个身穿鲜艳衣裳,骑着高头大马的少年郎都能够意气风发地投身到保卫祖国的战场,为国效力,金贼哪里还能够轻易渡过长江,横行江南呢?

可惜太多人没有这样的志向,其中不仅有鲜衣怒马少年,还有许许多多成年人,他们依然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依然醉生梦死。全然忘记了金人铁蹄带来的伤害,忘记了大片国土还被金人侵占,忘记了微钦二帝还在北国受辱。

跟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相比,岳飞觉的自己这个小小年纪的儿子比他们要高大的多,有出息得多。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先生,自己平日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岳飞从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甚至觉的儿子岳云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自己,难怪众兄弟开玩笑叫儿子作“小岳飞”。

收复襄阳六郡,这是靖康之难以来宋军首次收复国土的大胜利,沿途百姓听说岳家军凯旋归来,纷纷走出家门,端上茶水,奉上美酒慰问将士们,有的还往将士们手上塞煮熟的鸡蛋,胆大的半大男孩紧跟在将士们身旁,问长问短。

岳家军奉旨北伐凯旋归来,高宗赵构心里乐滋滋的,虽然岳飞没有按照他的旨意行事,多收了唐州和信阳军,令高宗赵构颇为不快。不过岳飞终究完成了任务,为他的脸上增了光,高宗赵构还是派宰相赵鼎为使者,带着御酒美食赶赴鄂州,犒劳岳家军将士。

岳家军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游奕军、水军等十二军所有参战将领都立了战功,功劳最大的将领当属张宪、王贵、杨再兴、牛皋、徐庆、王万、李道等人。士兵和中低级军官中立功者数不胜数,岳飞让岳云一一造册,上报朝廷。

至于岳云的战功,岳飞只让岳云报首登随州一功,压下了首登邓州和其他战功。对于父亲的决定,岳云感到无比的委屈,可是他敢怒不敢言,不敢有任何的异议和不满,他把委屈压在心里,默默的按照父亲要求,含着眼泪,工工整整的抄写完全部文书。

接过岳飞呈报的立功将士花名册,赵鼎问道:“岳将军,这次收复襄阳六郡,不知道哪位将军功劳最大?又是哪位将军立下首功?赵某很想知道岳将军是如何确定将士们战功的,以便赵某回朝之后好向官家禀报。”

岳飞应道:“启禀相爷,这次收复襄阳六郡,功劳全在于全军将士上下一心。全军将士都非常勇敢,许多将士带伤杀敌,有的将士还丢了性命。要说谁的功劳最大,那些牺牲的勇士们是我们这次北伐的最大功臣。要是没有他们不畏牺牲冲锋陷阵,就不可能取得这次收复六郡的胜利。这次北伐,将领中功劳最大的当属王贵、张宪、牛皋、杨再兴和徐庆等人,他们领军有方,先身士卒,杀得伪齐军和金兵惨败而逃。”

赵鼎又追问道:“除了他们还有谁?有没有遗漏的?”

岳飞应道:“立功人员我都上报了,全列在花名册上,请相爷过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