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清除内患54(1 / 2)

靖康之变后,北方许多流寇和散兵南下,沦为盗贼。尤其是金兀术南下搜山捡海以后,又增加了许多散兵游勇,一时间南宋统治区内叛军、盗贼蜂起,各路军阀贪生怕死,缺乏斗志,赵宋政权危机四伏。

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柴家天下,建立宋朝以来,在统一大江南北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特别激烈的抵抗,更没有触动豪门望族和割据势力的利益,没有查封他们的田产,反而得到豪门望族和割据势力的支持。作为回报,朝廷给予他们经济利益。比如后蜀灭亡后,大量的土地田宅被赐给功臣,或分给平民百姓。这些土地是私有土地,意味着有被兼并的风险。

朝廷没有打击豪门势力,多出来的私有土地给了这些豪门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分到土地的农民很快又面临土地被兼并的境遇。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客户”,只得依附地主,承受地主的残酷剥削。

宋代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土地制度也由“抑制兼并”,转变为“不抑制兼并”,这就导致宋朝开国之初土地兼并就十分严重,为后来的大规模土地兼并提供了便利条件。

宋朝在依照土地占有收取赋税的情况下,农民的人身负担变小了,但是,经济负担却在变重。有些农民依靠土地的产出无法负担朝廷的土地税,就不得不向地主借贷,地主则依靠高利贷把无力还贷的农民转化为自己的佃农。无地佃农虽然不需要直接向朝廷缴纳赋税,但是,却要遭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

农民在这种情况下所遭遇的压迫,也就由人身压迫转变为经济压迫,农民参与起义斗争的重点也就发生了变化,王小波、李顺起义中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就反映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导致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与土地的政策息息相关,土地的高度集中,贫富差距的拉大,失地失田农民在土地兼并浪潮中根本无法生存,是导致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贫苦人民被压迫的活不下去,只得被逼上梁山,扯旗造反,而天灾人祸只是起义的导火索。

暴秦、强汉、废晋、骄隋、盛唐、弱宋,这是后人对各朝代的总结。宋朝依靠政变夺得政权,为了巩固皇位,始终坚持压制武将。宋朝虽然是个经济强国,却挨打受气,不仅始终没有恢复唐朝的盛大疆域,反而受到异族的欺凌。当初没有收回的幽云十六州,为日后埋下了祸根,直接影响到两宋的国运!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宋朝不仅面临外敌威胁,国内农民起义始终没有间断过。

宋灭后蜀,曾经纵兵大肆掳掠,给四川农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宋王朝把后蜀府库里存放的金、银、珠宝、铜币之类的“重货”,和绢帛布匹等“轻货”统统运往京城开封,号称“日进纲”。

豪强大肆兼并土地,失地农民成为地主的佃户,世世代代被固定在地主的土地上,像奴隶一样被役使,对地主有着强烈的人身依附性。除了要给地主交地租,还要承担官府的各种沉重的赋税徭役。这样的佃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边远地区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由于佃户所受的剥削较其他地区更加严酷,生活更加穷苦,因此他们要求推翻地主的压迫和统治也就更加强烈。

以四川为例,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本是富裕之地,然而在官府、豪强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民,尤其是佃农苦不堪言。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四川大旱,官府不顾人民死活,依然横征暴敛,官僚、豪强、寺观趁天灾强霸农民土地,四川各地饿殍载道,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极其尖锐。

一边是豪强富人和达官贵人住着高楼大夏,整日花天酒地,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一边是广大穷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住的是不能遮风避雨的茅草屋,一边是朱门酒肉臭,一边是路有冻死骨,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这个世界太不公平,巨大的贫富差距造成了严重的阶级对立。

历史证明,但凡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高度集中与垄断,必然要引起底层民众的不满与反抗。既然已经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地步,不反才是怪事!四川民众用事实再次证明了这条真理。走投无路的饥民被迫拿起刀枪,在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的基础上,王小波和李顺在青城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宋微宗宣和年间,更是爆发了方腊与宋江两大起义,尤其是方腊起义,横扫了东南半壁江山,沉重打击了赵宋政权的统治。北宋除了这三起大规模起义之外,小规模农民起义始终没有消停过,两宋三百余年,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就达四百三十九起。这些农民起义军虽然最终都被朝廷残酷镇压下去,可是,毕竟沉重打击了赵宋王朝。

自从金军入侵以来,特别是靖康之变后,各地民众奋起抵抗金军,或是组团自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鱼龙混杂,也有为数众多的不法之徒乘机拉起武装,啸聚山林,为非作歹,打家劫舍。

高宗赵构坐上皇位前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的多,也更严重得多。趁着金人入侵,国内“贼寇”蜂起,有既真正的抗金组织,也有既抗金有坑民的武装,还有打着抗金旗号,甚至明火执仗趁火打劫的真土匪,真强盗。数量之多,历史罕见,光是拥有兵马达数万的地方割据势力,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至于那些占山为王,拦路抢劫的小股“贼寇”更是多如牛毛。

这些盗匪中,最可恨的是那些有朝廷赋予番号,可又不服从朝廷调遣的所谓“官军”。他们既向朝廷要军饷,又俨然以土皇帝自居,私自向地方官府征收各种税收,甚至打劫当地富户和过往客商。这些所谓“官军”,比那些明火执仗的盗匪更加可恶,不仅阻断了朝廷财路,还祸害民众,成了掉进灰堆的豆腐,吹不得,更打不得。稍不如他们意,便公开反叛朝廷,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这些叛军、盗匪的代表便有李成、曹成等匪帮,他们投诚朝廷,拥有朝廷颁发的正规番号,不久又反叛成匪,反复无常,危害最大。

还有的盗匪与官府相勾结,荼毒百姓,甚至个别官吏明面上是官,实际上是盗匪头子。

高宗赵构登基的建炎元年,全国各地发动叛乱的人数超过百万。高宗赵构登基的当月,周德在江宁发动叛乱,不过这场叛乱的规模不算大,李纲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权安抚司事李弥逊合谋,以犒劳周德的名义将盗贼骗到转运司,一举拿获。

也就在这个月,“盗贼”李孝忠攻破襄阳,李孝忠不仅大肆烧掠,还将襄阳青壮年全部强行征召入伍。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杭州叛贼陈通等人假装投降,待走到城下,不听命令,强行冲进城门,占领杭州城,逼迫青壮年加入叛军,一时间叛军人数多达数万人之多。

金军大举南侵,导致北宋灭亡,金兵在北方一路烧杀抢掠,陕西百姓流离失所,被迫涌向蜀地。据守陕西兴州的向子宠不让百姓经兴州入蜀,被他杀死在兴州城外的百姓不计其数。看不惯向子宠所作所为的梁山宋江旧部史斌于七月起义,向子宠仓皇逃跑,史斌义军攻克陕西兴州,登基称帝。

史斌接着领兵进攻剑门失利,被迫退回兴州。第二年,史斌攻打兴元,未克,只得退回关中,改攻长安,被吴玠击败,史斌被俘,被凌迟处死。

同年九月,李孝义与张世领兵数万进攻德安府。同年十一月,张遇率军攻入池州,而后攻入镇江,一度距离高宗赵构的驻跸地扬州仅六十里。

同月,高胜率军进攻平江,高胜被诱杀,赵万继续领导大家造反。同月,丁进率军数万进攻寿春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