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贵人相助(1 / 2)

在刘襄的安排下,郑峪和郑苢墨戴着两顶斗笠,勉强遮住半边脸,下了山,在一处客栈里住下了。

历经半个多月的狼狈逃窜,郑峪终于可以稍稍安心些,到了晚上,沐热水浴,仔细洗去了身上的层层尘垢,然后在伤口上敷了膏药,换上一套干净的衣裳,上了床,安安稳稳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郑峪醒了,刚睁开眼时,还条件反射般地警惕着随时会追上来取他和墨儿性命的卫士,但很快,他想起了昨日晚些时候发生的事,发现自己用不着再提心吊胆了,心也渐渐安定下来,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整个人都别提有多舒坦了。

过了一会儿,郑峪发觉自己没什么睡意了,人还挺神清气爽的,便习惯性地没有赖床,起床穿衣,撑了撑懒腰,出了屋子,见隔壁屋子的大门紧锁着,想到妹妹此刻应该还在熟睡。

刘襄也住在这处客栈,又早早地起了床,瞅见郑峪出了屋子,便走上前去,招呼道:“郑公子,眼下已经到了享用朝食的时间点,令妹还在熟睡,公子不妨先随我来,我们吃完饭,再慢慢谈事。”

“好,请。”

廷尉石炳旸攥紧拳头,强忍住火气,耐心地听完了廷尉丞黄洄的汇报,又立马拉着他去了一趟丞相府,把这事转告给了丞相王隆世。

王隆世听完了二人的汇报,感到很是惊奇,同时又愤怒不已,大吼道:“你们都是废物吗?这么多人,这么多训练有素的卫士,半个多月了,不但抓不住一个郑峪和一个小女子郑苢墨啊,还让他们逃到云阳县了,你们还被反杀了不少人。”

石炳旸和黄洄自知失职,面对上官的怒骂和指责,大气不敢喘,只得静静地听着。

“马上命令云阳县官府,全力搜捕郑峪和郑苢墨。告诉云阳县县令,他要是敢让郑氏兄妹活着出了云阳县,他们整个官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官帽都不用戴了,我王隆世说出的话,说得出就做得到。”

石炳旸连声应诺道:“是,丞相大人,我和黄洄现在就回去下达命令,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郑峪和刘襄相对而坐,用着朝食,一侧陪坐着刘襄的心腹,刘信。

约一刻钟后,郑峪差不多填饱了肚子,刨饭夹菜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同时在脑子里琢磨着,稍后该怎么和眼前人谈事。

刘襄见状,觉得差不多是时候了,便边慢悠悠地吃饭,边试探道:“公子从家出发,一路到了云阳县,不知原是打算往何处去?”

“我听说,我父亲在云中郡边塞,和匈奴人作战时,投降了,我想着,或许,我父亲人还活着,人应该身在匈奴,我和我妹妹正打算去云中郡或是匈奴找他。”

“从咸阳到云中郡,再越境到匈奴,路途遥远、山高水险尚且不谈,北方边塞和匈奴之间还隔了一道用作防御的长城,你和令妹若真要过去,怕是要吃不少苦头吧?”

“一路上是很艰苦,但总比在咸阳引颈受戮的强,蝼蚁尚且偷生,我不想就这样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