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汇报44(2 / 2)

孙守真跟在后面,也与朱元璋见了礼。

“民间过来那些郎中都已经考察过了,所有人基本都符合进入太医院的要求。”

这些人当初是准备将来给马皇后治病的,医术品行那都经检校筛选了一遍。

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唯一需要做的,不过是做个心中有数,然后安排一下他们的去向罢了。

朱元璋合上面前奏章,道:“拿上来吧。”

常茂接过孙守真手里的东西,连同他手上的一块送了过去。

“伯父,总共是五百二十八人。”

“侄儿和孙院使商议过后,决定在太医院的十一科中分别着重留下一人攻研疑难杂症。”

“先把基本框架立起来,剩下以后再继续往下发展。”

“其中斗痘疹科着重培养,现在起就需优先倾斜。”

至于为什么优先发展痘疹科,朱元璋心知肚明也就行了。

“另外,这些人去往地方后要先物色医馆作为太医院在地方分院,然后可以招募学徒或者郎中对外接诊,就以当地名字加医院二字即可。”

“每个行省所在地分一个,剩下的州县按人口多寡分派,人多的就安排上一个,人少的要实在需要只能去省里问诊了。”

“另外,等这些全部完善之后再招的学生,适当收些学费就行,大部分还得依靠太医院出资。”

“这样不是经由钱砸出来的,多少会有些真才实学。”

“现在朝廷财政困难,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

朱元璋听常茂介绍的同时,把最终结果以及那些郎中的答卷一一抽查了几份。

对这个处置方案也并没多说什么,即便是朝廷有钱也得一步步来,不能上来就吃成个大胖子的。

“行吧!”

“咱手里还有些钱,你伯母那儿也能拿出一部分先拿出来去用。”

“此事虽经由太医院负责,你也要多操些心,要让咱的钱物尽其用别打了水漂。”

听罢,常茂不解了。

要说让这些人专攻马皇后的病也就罢了,可现在做的这些哪个不是为绝大数百姓考虑。

为什么朱元璋要从自己的小金库拿钱啊?

“怎么,不能做?”

被朱元璋这么一问,常茂只能马上应了下来。

此事毕竟是他提出来的,他肯定不能放手不管。

“侄儿会的!”

“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些钱,等医馆建立起也就很多了。”

“那些郎中挂了太医额头衔身份水涨船高,找他看病的人必然不会少。”

“唯一的一个问题是,这些人去了地方又挂了太医的头衔,要防止他们假公济私作威作福。”

“要是出上一个败类一锅汤就得坏了,伯父得让检校在这上面多上点心。”

锦衣卫固然被骂鹰犬,却还是有他好用的一面。

其实,历朝历代中也不是只有大明才有锦衣卫这种组织,却只有锦衣卫被骂的最厉害。

说到底,也就是后世那些皇帝没用好罢了。

“咱还用你指使?”

朱元璋白了常茂一眼,显然不想再听下去了。

“行了,滚吧!”

“你伯母让老四给你留了门,今天晚上你还去老四那儿将就一晚去吧。”

说到底,朱元璋多少还是有人情的。

“侄儿这就滚。”

“谢伯父。”

不过刚走了两步,朱元璋便又道:“于家庆是这些郎中中大方科最好的吧?”

正是因为最好,他才举荐去了他爹那里。

常茂嘿嘿一笑,道:“我爹他情况特殊,也需要个精通这方面的人帮忙调理一下。”

“于家庆也是治疗中风病患最多之人,他去我爹那儿想来也是最合适的。”

有常遇春在,朱元璋他如虎添翼。

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希望常遇春出事。

“你小子倒是会选。”

朱元璋让常茂去做这事儿,不就是给他这个机会吗?

“谢伯父成全!”

倘若不想把最好的郎中派过去,又何必让常茂参加这些事情。

要知道,不管是常遇春还是常茂,朱元璋他现在可都用得着。

若让他们父子疏远了,于朱元璋来说可不是个好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