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汇报44(1 / 2)

“怎样,老常?”

朱橚年纪小,且又是个天潢贵胄,肯定不用考虑寻常医者所要考虑的那些问题。

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中晕倒的老人,他救了也就救了,身后既有雄厚资金的支持,又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所以,这种问题对他压根没什么用。

更何况,就他这个年纪哪知道什么人情世故,当然是回答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了。

常茂瞥了一眼,便随便扔到了一旁。

“你看了没,这可是我辛辛苦苦想出来的。”

朱橚宝贝的样子,好像捧着块狗头金。

是了。

朱橚再怎么是个天潢贵胄,那不过也是个孩子而已。

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同样也需要有人鼓励。

常茂把朱橚写好的东西叠的板板整整,认认真真的装进了怀里,道:“等我回去仔细看。”

瞧着如此,朱橚不忘又仔细叮嘱了一遍。

“你定要看哦。”

正说着,孙守真便过来了。

“常伴读,郎中们都交卷了。”

对这,常茂也认真了起来。

“怎样。”

“有出色的吗?”

孙守真从这些答卷中挑出一份,道:“下官觉着这个叫于家庆的五个问题回的都挺好,应该算是比较出色的一个了。”

一听这,朱橚也凑过去了脑袋。

常茂对他的回答不屑一顾,他倒要看看这个所谓的挺好是怎么回的。

“遇到紧急情况下,当先以救人为主。”

“若非紧急情况,则需要证明其救治的身份。”

“如确实无力支付医药费可适当减免一些,但若故意白赖也当报官,或根据实际情况另想他法。”

“医者当救济苍生,却也不可养成百姓贪图小利不思感恩之心。”

相较于只知救治而不管后果的那些答卷,这样的回答确实是很有高度了。

对这个于家庆,常茂也算有印象。

之前朱橚说他肾虚,就是于家庆给他作证的。

“于家庆。”

常茂念叨了一遍,找出于家庆档案。

“浙江绍兴人,擅大方科治疗。”

这不正好和他爹对症吗?

看来,这倒可为他所用了。

常茂把于家庆档案留在一旁,正准备继续开口往下询问之际,瞧着朱橚还在盯着于家庆的答卷看。

这才,开口道:“殿下觉着与这个答案相比孰优孰劣?”

朱橚自己写完时觉着自己就是那天下第一了,当看了别人的才知道他有多么的浅薄了。

原来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需要考虑的竟然会有那么多。

“我没想那么多。”

以朱橚的年纪,他能答出来已经不错了。

常茂笑了笑,也没再发表意见。

朱橚他能自己想明白就行,其他的也用不着他多说了。

在宫中长大的孩子,勾心斗角的事情再少,往往也会比平常的孩子早熟。

之后,常茂和孙守真把这些郎中两次答卷的成绩综合评价后给出了名次。

接着,又按他们所擅长的治疗,以及档案中治疗哪种病患最多综合评价后,为他们分了将来的去向。

这些事情是要禀告朱元璋,却也不能让朱元璋去做。

他们只需把最终结果,以及这样做的用意告知他也就行了。

把这都安顿好后,已是快半夜了。

从大概五早上六点开始,现在估计已经快十二点了。

将近十七八个小时,也就在中途啃了个干馒头。

肚子早就饿的饥肠辘辘的不说,人也早就是累的不行了。

乾清宫,朱元璋精力仍旧旺盛。

把桌上的奏章敲得叮咚作响,碰上不顺眼的还要破口大骂两句。

“伯父!”

进了门,常茂率先行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