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烧饼歌33(2 / 2)

“去把常茂找来。”

常茂正上着课,二虎突然找过去,他还以为他又干什么坏事了呢。

一路忐忑的跟着二虎去了乾清宫。

刚一面,朱元璋便把刘基的谶语甩到常茂面前。

“把这些给咱解了。”

手捧着那些东西,常茂大致扫了一眼。

“烧饼歌?”

在后世,他也看过那么一两句。

“烧饼歌?”

听到这名字,朱元璋比常茂还诧异。

怎么起了个这么奇怪的名字。

常茂笑了笑,道:“伯父是不先让刘中丞猜了碗下咬了一口的烧饼,然后又让他写出的这些谶语?”

就朱元璋那表情,就知他猜测不假了。

常茂把谶语放于桌上,一屁股坐在刘基刚才坐过的位置。

正要端起桌上的茶杯,朱元璋咆哮之声随之而来,嗔怪道:“你娘的在大本堂学了那么久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知不知道什么叫长幼尊卑君臣之礼。”

“咱让你坐了吗?”

就朱元璋那脾气,他若真生气就不会只表现在嘴上了。

常茂微微一笑,幽幽抿了口茶。

“伯父在侄儿心中就和我爹差不多,在自己亲人面前不就得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哪有在自己的父母面前,还那么多的虚伪客套呢。”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坐到今天的位置是需要得到别人的敬畏,但常茂不过一个区区毛头小子而已。

在常茂跟前,朱元璋有完全掌控他的自信。

因而,常茂偶尔的肆无忌惮倒也不会触动朱元璋敏感的神经。

相反,这样带着些粗鄙恶习的常茂反而更能让人放心。

“伶牙俐齿。”

“你这也就是在咱这人耍耍,要是当着宋濂的面不又得挨板子了。”

宋濂教学的严厉治学的严谨那可是举朝皆知的,也正因为此朱元璋才会让他教习他那几个儿子。

“伯父,您这就没意思了。”

“侄儿好不容易就放松一下,您就不能说点高兴的嘛。”

常茂擦擦嘴,端正了坐姿。

“算了。”

“侄儿还是先把这谶语翻了吧。”

瞧着这,朱元璋嘴角都咧到耳后去了。

“想不到你小子这么怕宋景濂,看来往后还得让他来管着你小子。”

学生怕老师,那不天经地义嘛。

对宋濂,常茂也非常敬重。

就凭那篇《送东阳马生序》,就足值得这份敬重了。

常茂瞥了眼朱元璋,不想和他说话了。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之后,常茂便通过刘基给出的谶语开始了一句句的解读。

他穿越而来虽知道在后世发生了什么,但若把明史上的那些事情和这些谶语对应在一起,却也并非轻而易举所能办到之事。

这些谶语大多云里雾里,需要反复咀嚼解读才行。

把这事儿交给常茂后,朱元璋就去处理政务了。

直到朱元璋回来,常茂还没弄完。

拾起地上常茂扔的到处的标识过的谶语,朱元璋凑在油灯前瞅了半晌,嫌弃地道:“宋景濂的字写得不挺好的嘛,你小子学了那么久怎么还跟狗刨似的。”

练字本就需常年累月的坚持,哪是一时半会能有成果的。

朱元璋看惯了身边大臣那些工整的字体,反过来再看他的可不是跟狗刨的似了。

“伯父,您摸摸良心好不。”

“侄儿从下午就开始写了,到现在都好几个时辰了,侄儿这辈子都还没想过这么多字呢。”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他摆在地上那么多的成果虽说显而易见,但却远不如他叫苦连天喊一句更直白。

“你小子还叫起苦了,咱不也这么长时间没歇了。”

“行了,先歇会儿,吃了饭再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