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烧饼歌33(1 / 2)

中书省的办事效率很快,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对阵亡妻儿的安置,以及死亡工匠的收敛。

只是,这些都做完好几天了,老天仍晴朗无风久久不见下雨的迹象。

淮西圈子当中沉不住气的人,看刘基的眼神都变了。

很多人都议论纷纷,流言四散于各个角落。

这也就是在中书省做完这些没有如预料当中的那样降下甘霖,刘基就已经自劾向朱元璋上了请罪书。

不然的话,这些人还不知如何反扑呢。

这天,朱元璋召见了刘基。

这还是中书省依他建议做完那些,朱元璋第一次召见他呢。

数日时间过去仍然滴雨未下,朱元璋更确信刘基是想借此急流勇退了。

只是,即便知道又能怎样。

淮西集团都在虎视眈眈盯着呢,即便是看出了刘基那点花花肠子,他也没办法再强留刘基。

至少,目前还不能。

见到刘基进来,朱元璋指了指桌上碗扣着东西,问道:“伯温你通晓阴阳,不妨猜猜此为何物?”

刘基还以为朱元璋要对久而无雨之事发难呢,要再差些或许还要追问他这是不是故意而为之。

哪知,竟会是个这。

刘基愣了一下,才缓缓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听罢,朱元璋神色瞬间微变。

撩着袖子掀开碗,盘子中赫然装着个烧饼。

其中,还缺了一角。

早听说刘基阴阳之术神鬼莫测,想不到竟达到了如此奇异的地步。

“刘卿果真神机妙算。”

朱元璋招呼着内伺端来茶水,又笑着道:“伯温你既有此本事,不知可知咱大明将来国运如何?”

猜个烧饼不过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测算国运的业障可就大了去了。

刘基面露难色,道:“人当立足于当下,何必纠结于将来。”

“上位勤勉爱民,必当万子万孙。”

显然,这是刘基的敷衍之言。

朱元璋问的是大明国运,他回的却是子孙后代,这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

“从前可做当下之借鉴,而将来则可又修正于当下。”

知道了现在做的事在将来有了什么不好的结局,现在提前做出修改不也是个好事吗?

朱元璋一副非听不可的架势,刘基被逼到墙角不说都不行了。

良久后,长舒一口气拜倒在地,道:“泄漏天机,臣罪不轻,上位当赦臣万死,臣当知无不言。”

泄露泄露天机之罪岂是朱元璋所能赦免的,刘基这话不过是为了让朱元璋在听到那些他不想听到的话时别那么生气罢了。

“咱赦了就是。”

朱元璋都没把常茂怎样,就也不会为难刘基的。

之后,刘基抛出钱币捏起了手指。

片刻后,沉吟道:““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

既然已经在运算了,半句是说一句也是说。

之后,随着朱元璋的一问一答中,刘基一连给出了数段谶语,几乎把大明之后的事全都涵盖其中了。

像这种谶语,那些真正通晓阴阳的术士是否能钉是钉卯是卯的解答出来不得而知。

反正数千年以来还从来没人像常茂那样,预测的到具体哪一天发生了什么。

刘基解答到此处,朱元璋也没再强人所难。

很快笑着道:“伯温本事,咱今日算是领教到了。”

“京中久而无雨,刘卿失误两次了啊。”

这就要来了?

“臣有罪...”

正当刘基起身准备拜倒认罪接受朱元璋的责问时,哪知朱元璋面色笑容不减。

抬抬手,道:“今天就这样,你先去忙吧。”

见朱元璋是真心让他走,刘基拱手拜别离开。

至于请辞之事,现在也不是再提的时候。

“臣告退!”

刘基前脚刚出门,朱元璋便招来了角落的书吏。

这些人被提早安排在此,把刘基给出的那些谶语全都一字不差的记录在案了。

朱元璋手捧着那些谶语,笑得像个老狐狸似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