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两只大手(2 / 2)

张居正不明就里,示意儿子继续说。

“五个字,物以稀为贵。”张允修伸出五指,又道,“北方等偏远之地少银,故粮食与各种物品折价的时候,同样的东西,怕是只能折价更少的银钱。”

这下,张居正犹如被马蜂蜇上一口,豁一下站起。

他瞪大双眼,满是不可置信地看向儿子。

是啊,这北方少银,老百姓没有银两,到时候,也免不了再受官府一通盘剥。

张允修继续道:“而且,这些奸商大多背靠官府,等到了需要交割银两之时,奸商拼命压低价格,百姓迫于官服威压,却也只得咬牙卖了。”

“最最可恶的是,每到丰年,奸商们低价大量低价囤积粮食,百姓无钱可赚。等到了灾年,百姓手中无粮,一面还得应付官府税银,一来一去,却让奸商们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就是“一条鞭”之中最大的一个BUG,大户有足够的本钱,低吸高抛。

张居正死后,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除,唯独保留下这“一条鞭”。

不是因为官员大发善心,而是这样捞得更快。

以往收了东西,还得自己去卖,哪有自己收银子来得方便?

世家豪族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这让老百姓怎么玩?

张居正只觉气血上涌,他没想到,一条鞭之法中还藏着这么大一个祸端。

但他却不能更改,只得硬着头皮喝下毒药。

毕竟,朝廷实打实的从中得到了好处。

觑了眼父亲,见他乌头黑脸愣怔着不说话,张允修小心试探道:“其实,用好两只大手,一条鞭的弊端倒也不是无解。”

“什么两只大手?”张居正一愣,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称呼。

张允修这才想起写《国富论》那哥们还没出生呢,于是耐心解释道:“就是两股势力,一是市场自发的力量,另外一种势力则是朝廷。”

“商人与百姓逐利,只要哪里有利益就会往哪里钻,为了更好的追逐利益,商人与老百姓只能不停的提升货物质量。”

“等等。”张居正打断道,“商人都是满身铜臭,见利忘义之辈,若是这天下都交由商人去,那岂不是乱了套?再者说了,奸商以次充好,坑骗百姓不在少数...”

“这就要说另外一只大手了。”张允修不慌不忙,继续开口说道,“朝廷对于不法奸商要坚决打击,营造出良好的市场氛围,同时强制处理一些事情。”

“比如‘一条鞭’之法之中,关于粮食收购的定价权,应当由朝廷来干。必须按照当地的粮价,取一个不上不下的数值,进行收购。”

嘶...

这个法子倒是妙,竟能保证官府的利益,又能保证老百姓不受盘剥。

张居正听得精神一震,拿起纸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一旁的张允修沉默不语,心中涌起一丝后悔。

他本来是想劝张居正急流勇退,怎么还给他加上工作量了?

张居正是人,自然受到时代限制,“一条鞭”已有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只不过他并未看到这一步。

康麻子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及雍正的“摊丁入亩”,那都得是后边的事情了。

人头税就是横在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尖刀。

自打雍正取消了人头税,中华大地人口开始暴涨,

明朝人口在万历年间堪堪破亿,清道光年间,人口已突破了四亿。

满清虽荼毒中华,但在人口大爆炸这事,的确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想着,张居正不知何时已经写完,二人视线交错。

张居正清廋的面庞微微一抖,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赞道:“你能关心民间疾苦,看来,也不是完全不学无术。”

“孩儿...孩儿这都是上天的指示,父亲,您的身体真的该去看看了。”张允修哆嗦着回道。

“混账东西!”张居正又一瞪眼,拍桌骂道:“本以为你有些长进,看来你这癔症的确是不小啊。”

说着,他冲外边喊道:“游七,去给我请个大夫来,给这逆子好好看看脑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