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次辅大人(1 / 2)

李天昊抱着雪里梅颠鸾倒凤的时候,杨瀚景急匆匆赶到了长安门,用力叩打门环。

“是谁夜闯宫禁?”

门内发出一声喝问。

“北镇抚司杨瀚景,报急!”

门开了。

明代禁宫没有皇帝特别交代,夜间是绝不开门的,即使有重要奏疏送呈、即使来的是尚书阁老,也得等天亮再说。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报急。

至于什么事值得报急,那就有讲究了。

长安门上次因报急而夜半打开,是天顺年间的曹吉祥、曹钦谋反案,那叔侄两人掌握着内宫宿卫,当时情形确实十万火急。

今天没人叛乱,杨瀚景以报急名义叫开长安门,着实有些唐突了。

但他必须确定一件事,一件一刻也不能等的事。

朱厚照来到偏殿的时候,还在止不住的打哈欠:“杨瀚景,现在才一更天,你有什么火急火燎的事情要来报朕?”

“回陛下,臣怀疑宣府军饷贪墨案事涉内阁要员,恳请陛下宽限一日,臣须得当面询问后,方可出京。”

朱厚照睡意顿消,若有所思:“你是说谢先生。。。”

“不,臣要询问的,是李阁老。”

“李先生?!”

朱厚照一下子就彻底不困了:“李先生不管兵部,也不谙军事,此事与他有何关联?”

“一则,臣今夜才得线报,被宋鑫冤杀的黄元孝曾致信李阁老禀明此事;二则,李阁老确实不管兵部,然而户部,却正是归他该管。”

“你是说,宣府之事,李先生也是幕后之人?”

“臣没有这样说,只是此事太过蹊跷,大出臣之意料,臣才夤夜闯宫请旨,惊扰了陛下,告罪告罪!”

“好了,朕都已经被你吵醒了,还说这个有什么用?天明早朝后,朕会以讲解文章为由将李先生请至御花园,你届时在那里见他。”

“谢陛下!”

匆匆的来、匆匆的走,杨瀚景想着再过五六个小时,自己就得面对大明朝最聪明睿智的人之一,心中没底,赶快抓紧回家,能睡几个小时就睡几个小时。

他想的美!

他到家躺在床上时是三更,李天昊的下半场刚好开始。

古时候的房子墙壁为了隔音,用陶瓮口朝里砌成墙,每个瓮都起隔音作用。这种技术正是利用了共鸣消耗声能的特性,即使房内正在噼噼啪啪私铸钱币,一墙之隔也听不到动静,堪称绝妙。

但是这有个前提:你得身处瓮口朝外的那一侧。

好死不死,杨瀚景随手一挑,给自己挑了另一侧。

脑补一下:几十个空心瓮齐刷刷发挥扩音作用,这三维环绕立体声音效有多刺激?

深更半夜往来奔波,杨瀚景累得要死、困得要死,可听着这动静,怎么睡呀?

次日清晨,被蹂躏得身软如棉的雪里梅挣扎着爬起来,伺候李天昊穿衣洗漱,当李天昊心满意足信步来到庭院中时,一眼看到呆坐水井台上的杨瀚景,好奇上前。

“老杨,怎么起这么早?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

杨瀚景不搭理他。

“咋了?小皇帝跟你说什么了?还是他根本没见你?”

杨瀚景仍然跟没听见一样。

“哑巴啦?不管有什么难事,你说出来咱俩商量,任务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杨瀚景终于回答了。

“呼——呼——”

“什么情况?你坐这儿睡着了?老杨,醒醒、快醒醒!”

杨瀚景撩起沉重的眼皮,恨恨瞪着他,气得连脸上的痘痘都在抖:“李天昊,你干的好事!”

李天昊虽然诧异,但觉得还是得正式宣布一下大事。

“老杨,昨晚你进宫的时候,我跟雪儿已经圆房,从今天起,她就是你的弟妹了。”

“我特么知道!”

杨瀚景一声大吼,吓得从东院走出来洗漱的唐一仙手中脸盆都掉在了地上。

李天昊迎上前去,满面春风:“一仙姑娘,雪儿和我圆房了,自今天起,她就是我的妻子。时间仓促诸事不及,等我这趟皇差回来,必然为她办一堂热热闹闹的喜事。你算她的娘家人,到时候。。。”

没等他说完,唐一仙已经纵身扑向西院,口中连声呼唤“雪儿、雪儿”,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都是几乎一夜没睡,困得睁不开眼,但已经没有时间了,安顿好娇羞的雪里梅和兴奋的唐一仙,李天昊和杨瀚景撒腿就往宫里跑。

还有半个时辰就要下早朝了。

微风拂动中,内阁次辅李东阳衣袂飘飘站在御花园鱼池边,注视着池中团团簇簇的锦鲤群,沉默不语。

李东阳,字宾之,因出生于京师郊外西涯村,故学成后为自己取号“西涯”。他的父亲李淳是个饱学之士,以教私塾为生。受父亲熏陶,小小年纪的李东阳便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学,四岁时就能写直径一尺的大字,在整个京畿地区都被视为神童。

这位神童也没有辜负四方乡邻的厚望,天顺八年,年仅十八岁的李东阳过关斩将闯进殿试,勇夺二甲第一。大家都知道一甲只有三席,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所以李东阳的成绩,是全国第四!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李东阳选庶吉士,不久授编修,参与修撰《英宗实录》。成化三年书成,升从六品俸,后迁侍讲,又入经筵侍班。

一路擢升的李东阳,终于在弘治五年进入了内阁这个明代最高行政机关,至此位极人臣。他和刘健、谢迁组成的班子,襄助弘治帝缔造了弘治中兴的盛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