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1)

晚上,吃过晚饭,一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回娘家拜年。收拾完后,大家还坐在电视前聊天,一诺也就到客厅坐下了。过了一会儿,郑父说:“渊明、一诺,你们是哥哥、嫂子,俗话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我和你妈没本事,只能你们担起责任。渊博今年二十七了,在农村,孩子都能打酱油,现在他连女朋友都没有,希望你俩能够拿出哥嫂的担当,借点钱支援渊博在江城付套房子首付款。”一诺和渊博谈话后,深感欣慰,心里也筹划着借渊博十万元,以渊博的人品,应该会尽快还给他们,不会拖拖赖赖,不了了之。本来她想着晚上睡觉时告诉渊明,让他高兴和感激她,没想到公公竟然当面拿哥嫂的责任来逼她,一诺皱着眉头,正犹豫着怎么回答,听渊博赶紧说:“爸,你不用操心,我的事自有安排。”听渊博这样说,郑父厉声呵斥道:“你就嘴硬,等你安排好了,我们都入土了。我们家,现在什么都好,就差你结婚,给我抱个孙子,不然村里那些眼红的人不又得说,读名牌大学又怎么样,到现在连个女朋友都没找到?”一诺倒抽一口凉气,两儿子小的时候,当父亲的也不曾这么争强好胜,反倒忍气吞声,现在儿子出息了,还不满足,还硬要处处拔得头筹,真是不可理喻。正腹诽着,听公公说:“一诺,你们能给渊博凑多少啊?”一诺心里很火,但又不想伤了渊博的面子,只得忍着气说:“我们现在手头上就四五万块钱备用,如果渊博要买房,提前和我们打个招呼,我和渊明再凑一凑,应该可以支援十万。”公公不满地说:“这么多年,你们就攒了这么点钱?”渊明赶紧说:“爸,现在谁家的钱都不会放银行存活期,一诺拿去买了股票、基金和信托产品,一时半会儿取不出来。”郑父说:“我这个老农民都知道买股票赚的少亏的多,你们还把钱投到股票里;还有那个什么基金信托产品,也不知又是个什么东西,别不把钱当钱!”一诺横了渊明一眼,渊明赶紧说:“爸,放心吧,一诺理财比较稳健,整体来说,收益比存银行还是好一些,现在普通老百姓只有这个理财水平。”郑父不懂什么理财、稳健,就仍转回他的关注点,说:“这几年,农村比以前好过多了,我和你妈省吃俭用,攒了一点钱,你们孝顺,逢年过节又给了我们一些钱,凑起来,也有六七万,加上你们的十万,渊博自己也攒了12万,争取凑够30万,买套小点的房子也好啊!”渊博忍不住说:“爸,你们真的不用操心,我以后是留在江城还是南下,都说不准呢。”公公听后,恨得牙咬咬,板着脸,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生闷气。

大年初三,一诺带着渊明、轩轩回到娘家。轩轩是外婆带大的,外婆对这个外孙感情自然深厚,临走时,既高兴又不舍。表弟冬冬和轩轩相差一岁多,三天来,两人也玩得难舍难分,一诺弟弟一帆见状,说:“姐,你们回去后就要上班,而幼儿园还没开学,轩轩又要寄到别人家,还不如就留他在这里玩一段时间,清明假期你们再回来接他,顺便给爷爷奶奶上个坟。”弟媳丽华刚生了小侄女花花,母亲既要照顾冬冬,又要照顾丽华母女,每天从早忙到晚,一诺不忍心再给母亲增加负担,但一帆提出清明回来接轩轩时,顺便祭拜爷爷奶奶,一诺又不好推托,正犹豫着,渊明知道一诺心疼母亲,解围说:“妈想留轩轩多玩几天,就把轩轩留下吧,妈一个人照顾几个孩子太辛苦,一周后,一帆将轩轩带到县城,我让我爸妈到县城接轩轩到那边,清明我们回来接轩轩,顺便给两边过世的老人上个坟。”一诺这才同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