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重返石国20(2 / 2)

云烈的队伍前进之时,那声势之浩大,不由得让人注目。

而导致这声势浩大的并不是因为云烈本身的队伍多么庞大,毕竟哪怕是和林的军队在精锐,和林太子的队伍也不过才侃侃不过八百之数。

主要是因为那些与云烈一同前来参加石国的汗位会议的西部草原的突厥部族首领和东部的一些西域小国国王。

他们前往石国自然不可能是独自一人前往,各个都带了侍卫和仆从。

就这样,你带三百,他带五百,等到汇集起来,就已经成为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另一个原因是那些被吸引来的商队,能够跟着如此多的首领,国王同行的机会可非常难得,这意味着这一路基本上可以确保安全,于是商队就越来越多。

西域这些年来的繁荣吸引了许多商队,他们都是被西域所特有的产出的商品吸引而来。

接下来太子的队伍沿着西域商人们走出来的商道一路西行,而沿路的景色明显比起草原要文明得多。

虽然经历的野蛮荒野,戈壁沙漠还是不少,但队伍不时可以经过见到绿洲,牧场,王国和城镇以及农村,见到的频率比起北方可高太多了。

它们都很繁荣,并且突厥的影响随处可见。

这就是商路带来的影响,西域向中原运去毛皮,牲畜与金银,同时带回东方文明的制品。

丝绸,茶叶与瓷器,这些东方特产的到来促进了当地的繁荣与发展,还给权贵们带来了傲视北方的巨额财富,而突厥强大的武力可以保护商人免遭盗匪的伤害。

这正是使得西域诸国服从突厥的统治的理由,人们因商业而联合,而统治突厥的阿史那家族因为可以带领大家获取财富,因此成为了这片土地毋庸置疑的领袖。

相较于在西域驻军并不多的还离得远的大周,依附身为盘踞西域几代人的地头蛇突厥反而显得更划算。

当然如果中原人强大了,他们也是不介意当带路党的。

随着队伍的前行,他们来到了一处草原,远远的一处石头垒成的圆顶小丘,映入众人眼中,丘顶上还竖立着若干木幡杆,挂缀五色绸、布条和经幅。

这是一座指路用的敖包,与中原的十里长亭一样,一些出远门的人会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敖包,在家人的祝福声中于此处话别,登车上马。

见到这个敖包,也就说明云烈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石国的范围内。

而那伟大的突厥国都也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太子的队伍也终于解散,一路同行的人们也在此互相告别,接着走向了各自的目标。

部族首领和西域小国的国王们见到敖包之后,大喜过望,连忙快马加鞭,想要尽快进入石国,毕竟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的苦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

同时商人的内心也怀着对突厥太子的感激,若不是追随太子的队伍,许多人断然不能那么轻松的来到此地。

而云烈却站在这座敖包面前,他看着这座敖包,一时间有些五味杂陈。

当年他大闹石国,最后自立门户,出走草原。

说好听点是自立门户,其实实际上就是被赶出了石国。

与离开洛阳的狄仁杰不同,蛇灵案后狄仁杰为了避嫌主动离开了洛阳,那时给他送行的有太子李显,大将军王孝杰,宰辅张柬之还有他们率领的朝堂百官,场面堪称豪华!

相比之下自己就寒酸的多了,那时候来送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母亲和待在母亲怀里的尚在襁褓之中的妹妹,那时候自己也是一个被赶出家门的丧家之犬。

如今自己回来了,带着精兵强将回来了。

五年了,这敖包没变,但自己变了,当年他是一个带着大量移民前往远方开拓的新封首领,而现在他在前呼后拥之下回到这座城市,带来了成功与荣耀的故事。

可是为什么自己却有些害怕呢?

这就是古人说的近乡情更怯吗?

接下来的石国处于狂风暴雨之中,围绕突厥大可汗的争夺一定会刮起一场腥风血雨!

突厥大可汗的位子上永远都是带血的,在这场权力的游戏里,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

云烈不想当什么赢家,他只求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尽可能的保存自身,将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安全的带出石国,回到和林就好了。

“太子。”

僧格林沁走到他身边说道:“我们是进石国,还是……”

云烈扭过头看着他,道:“传令,全军扎营,我们不差这一天明天再进石国”

“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