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杯酒释的不一定是兵权!(2 / 2)

“所以一定有第三个选择。”

“儿臣不才,也在大本堂看过几本书,也知道一些来钱的法子,在儿臣看来,钱的问题,对爹而言,都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爹太保守了。”

“只要爹愿意,多的我不敢保证,让朝廷轻易的多出几百万两银子,还是很容易的。”

听到朱橚的话,朱元璋倒是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起来。

他本意是想借此敲打一下朱橚,让朱橚明白,有些东西可以拿,有些东西不能拿,结果朱橚像是误会了,以为自己很在乎那一笔钱。

一旁朱标却脸色微变。

他是知道朱橚在大本堂的学习情况的,若说老二老三老四喜好军事还算正常,老五就独特了,他喜欢看的是医书。

当然看医书没什么不好。

只是这对于治国理政毫无帮助,而据他了解,朱橚唯一会搞钱的法子就是开赌坊。

他很怀疑,朱橚的建议就是广开赌坊。

若是朱橚口无遮掩的说出广开赌坊的事,他都不敢去想,本就对赌博之事深恶痛绝的父皇,听到这话,会气成什么样子。

只怕抄鞋底抽都是轻的。

他可实在没信心能劝得住本就在气头上,又怒上加怒的父皇。

朱标一边打眼色,一边出声制止道:“老五,少说几句。”

朱元璋倒是咧嘴笑了。

他大明现在一年收上来的税款也就两千万两,朱橚倒好,张口就是能弄到几百万两,他倒想看看,朱橚这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

朱元璋制止道:“让他说。”

“咱倒想听听你有什么高见,要是真能给咱弄来几百万两银子,你自作主张的事,咱可以既往不咎。”

“要是不行。”

“咱不仅要收回胡惟庸收刮的全部家产,你也给咱滚到凤阳,去好好反省,啥时候咱满意了,再回来。”

他准备借这个机会,好好的给朱橚上堂课,让朱橚明白,书本上的内容是书本上的,现实是现实。

两者是不一样的。

真以为看几本书,认得几个字,就把自己当成是什么天才了?就可以谁都不放在眼里?

他朱橚还不够。

朱橚满脸笑意,似乎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满口应下:“行,那我就跟爹说定了。”

“我提的建议要是能筹到几百万两银子,胡惟庸的家产就尽数归我,若是我的建议不行,我不仅把抄没的胡惟庸家产双手奉上,还主动去凤阳待上一年反省。”

“不过爹你这次输定了。”

“我在大本堂学了那么久,可不是白学的,这脑子里全是智慧,随便漏一点,那都价值连城。”

朱橚指了指自己脑袋,一副成竹在胸模样。

听到朱橚这自信的话,朱标无语的扶了扶额,他在一旁拼命打眼色,朱橚却完全没当回事,还去接了。

这是在自讨苦吃。

读书,天下谁有父皇读书多?

父皇自领兵开始,手不释卷就已成了习惯,这么多年更是从未荒废。

就连李善长、刘伯温,都不敢自诩看的书比父皇多,若是书中真有什么来钱的法子,父皇又岂会不用。

但父皇既然不用,那就只说明了一件事,便是不能用,不合适。

朱标心中轻叹一声,默默为朱橚默哀一阵,也开始在心中盘算着,等会如何为朱橚求情,让朱橚不至于被罚到凤阳太久。

至于朱橚能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来钱法子,他根本不抱有任何希望。

这就不可能。

朱橚道:“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在史书中,就曾记有一件来钱的法子。”

“而且很有名。”

说着,朱橚卖了个关子,看向一旁的朱标,似笑非笑道:“大哥,你看书比较多,应对宋史有些了解。”

“那大哥可还记得历史上赵匡胤杯酒释的是什么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