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汪直60(1 / 2)

来找他的不止是汪直,还有一个中年文官。那文官一脸怒气,抢先问道:

“状元郎,为何诋毁我王某?”

李四有没见过这人,不明所以。

西厂提督汪直一身蟒袍,二十多岁,身材修长,长相俊秀是个美男子,可惜是个太监。他说道:

“这位左都御史王越,据说是你大放厥词,言道国朝文官领兵之祸自王越始。”

说完跟王越一起冷着脸。

李四有想起来当初跟刘总兵在大同说的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王越本人耳朵里。这王越起初只是个小官,河套奇袭一战成名,如今官居左都御史专门监察百官,位高权重。

他倒是不害怕,大不了辞官回老家,怕个屁。于是开头道:

“是我说的,我当时随口一言思虑不周,应该是说错了。”

汪直二人听他服软,面露鄙夷,哪知他话锋一转:

“文官领兵,应该从30年前京师保卫战,于谦大人开始的。王大人慢了于大人一步。”

王越阴沉沉道:

“好大的胆子,当今圣上登基之初就给于谦大人平反了,你敢诋毁有功之臣!”

“我没否认于谦大人的功绩,于大人可谓力挽狂澜,要我说他该封侯。我说的是他在制度上逾越了。”

王越愈发愤怒,说道:

“事实证明文官领兵也可担大任。于谦大人京师保卫战如此,王某不才,几年前奇袭河套一战也是如此。黄口小儿何德何能敢为此事定论。”

李四有问他:

“王大人通兵事,知军略。是否在当朝文官中为其中翘楚?”

“那是当然!”

王越傲然答道。

“所以,你王大人能领兵,其他的文官能行吗?”

李四有这一问,王越脸上变色,他又接着问道:

“王大人之后,能保证国朝代代都有文官通晓军事,就如你王大人一样?”

王越很想说有,终究不敢昧着良心。李四有悠然道:

“要是国朝代代都有文臣能领兵,那还要武将做什么?前宋的时候,韩琦也觉得自己能行,他又有何战绩?”

“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皆胆寒。吹捧得真是高啊,哈哈哈。”

他放声嘲笑。

王越是读过史书的,知道北宋名相韩琦曾经当过陕西防御使一年,在西北防御过西夏,当时名声很高,战绩为零。他也明白为何这李四有嘲笑韩琦,只因他在那首念奴娇中自比狄青,韩琦折辱狄青的故事脍炙人口,他恨韩琦理所当然。

汪直读书少,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

李四有见王越不说话,温声说道:

“王大人河套奇袭,当机立断,我是很佩服的;于谦大人保卫京师,我也是佩服的。文官领兵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只是这口子一开,以后怎么办?会不会人人都以为自己饱读兵书,我上我也行?军国大事是给他们练手的吗?”

“那该怎么办?”

太监汪直突然插话。李四有回答他:

“既然这么喜欢领兵打仗,战绩也很好,为何不干脆转为武将?”

王越二人闻言瞪大了眼睛,特么的好好的文官当着多舒服,谁去做武将?

李四有看在眼里,冷冷一笑说道:

“还不是你们文官一心重文轻武,这可不就是前宋之祸吗?”

转武将是不可能的,王越肯定不愿意。

汪直也不愿意。他在得势之后将王越收在麾下,进而建言皇帝提拔他为左都御史,目的就是通过王越控制文官,内外勾连控制朝堂。假如转为武官前面一番布置自然是白费了。

但这汪直是个忠于国事的太监,他忧心忡忡问道:

“文官不能领兵,武将又粗鄙,那该如何是好?”

李四有灵机一动,言道:

“谁规定武将不许读书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