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风将起(1 / 2)

唯恐办事不周,李四有跟守拙道长仔仔细细讲述经过。道长思量后说,这事他办得不差,该打就得打,不过村庄农户想转移的田地暂时还不能收,就是要放着对比才能显出玉泉院的好来,张老实家的田地,既然已经开口答应,收了也就收了,回头派人去衙门补上鱼鳞册即可。

接近二十个村子一千多号人要识字,笔墨纸砚玉泉院也供不起。按照早前拟好的计划,找木工做几十块长方型大薄木板,把正面刨光滑再刷上黑漆做成黑板,油漆干透,各个村子抬过去一块。再拿白垩磨成细粉掺水搓成条,干硬就成了白粉笔,专门在黑板上写字师范。学字的小娃不管,让他们自己折了树枝在地上划。认字就行,要啥书法。这样弄花费极小。

每个村庄派过去个道童。中午吃过饭去村里,教一下午再回玉泉院吃晚饭,两头不在村庄,给农户省饭钱。教书是每个道童的任务,要考核!好在道童们初为人师,把这当做修行“真行'看,非常积极。

一群道童们开动脑筋,找出几个学得快的孩子,让孩子学会之后互相教互相学互相监督,没想到此招效果奇佳。某个字一个孩子忘记了,总有别的孩子记得,可以互相提醒复习。这老师当起来真是轻松愉快。

农闲时节过去一个多月,村里孩子能认得千把个字,会做基本的大食数字加减法。

道童们集体讨论,去特么的三百千,不需要给孩子们灌输圣人言论,识字就成,谁在家还不知道孝敬爹娘?挑出来小两千个常用字,搞成简单白话,类似:“孝敬爹娘,家中有条狗,地里长麦子,天上白云,道长好看,头疼......“,简单粗暴。

分头把字表抄写几份,给各个村子留一份方便孩子们互相复习,再把没教过的字一一补教。这样一弄,各个村里孩子们学会的字都一模一样。齐活!

两个多月,第一批近二十个村的孩子快速识字完成。李四有和道童们转战下一批村子,这下可有经验,不到俩月就教好了第二批。

回头检查第一批的村庄,卧了个槽,只见村子里墙壁上,大石头上,树干上,还有自发学习制作的黑板上,到处都划满歪歪斜斜的字,连大人们都能看着认几个,旁边的娃娃一本正经地拉着老爹教字,一片欣欣向荣。

道童们二话不说,回去拉过来几个第二批的孩子来学习先进经验,引发各村巨大的攀比心理,树皮开花,石头发芽,墙上长字,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年关将近,‘真行’修行暂停,

腊月三十,李四有背着包裹打算上山和师父师娘他们一起过年,无视道长们幽怨的眼神冒着风雪出门。他武功练得扎实,道长们这次不怕山道难行,没送他。

同样的雪中华山,八年前的夜晚师父背他上山,他在师父背上一遍遍对自己说,要报答师父要报答师父。这次是白天,李四有稳步越过山道,心中有团火在烧。

刚敲门,就听见师娘说:“怕是四有来了!”

打开门,师娘英姿飒爽中带着稳重的笑容出现在他眼前。替他拍打头上的雪,师娘柔声说:“这么大的雪也不怕摔着。小四有快有师娘高了。”

师父捻着胡须也跟了过来。李四有二话不说,直接跪下来给他们磕了三个头。

小灵珊快6岁。打开包裹给她拿各种好吃的还有带的烟花爆竹,小灵珊嘴里喊着我也有,迈着小短腿跑回房找自己的鞭炮,刚刚跟两个师弟打完招呼,小灵珊又拉着他冲出去到院子里放鞭炮。师娘看他们玩闹,轻声对师兄说:“这俩孩子打小就好,我看四有是个靠得住的。”岳掌门点头又摇头,轻声回答:“可惜四有不能练内功。且,四有一直拿灵珊当妹妹看。”

守岁到深夜,张婶抱睡着的小灵珊去内屋,岳掌门看令狐冲和劳德诺困乏就让他们早早睡。李四有乘机掏出块银元宝双手捧给岳掌门,说:“知道师父您明年要多收几个师弟,四有没多的钱,这是道长给我发的年例银,请师父收下。”

师娘一把按住他手,道:“再缺也不缺你这些,道长给你发的,你留着自个花。”

岳掌门想起当初那一百三十二两,心中感慨,道:“四有你已经做得够多,这钱师父不能要。”李四有急切道:“道长对我可好,院里啥都包我有钱也没处花。师傅您不收,那这是我给小灵珊的压岁钱。”直接把元宝塞到师娘身边。

师父师娘相顾怅然。知这个弟子十分懂事,就敞开了说些华山派的事。华山派当年产业不小,那年出事之后被人侵夺大半,近几年岳掌门靠着在江湖上扬名,又打点衙门收回来一部分,还剩一些留在外边,现在华山派不到千亩田地,盘算过勉强能再养十个徒弟。

李四有问田租收多少,岳掌门说四成。看看这弟子的神色,知道他在想啥,给他解释说:“这四成是包官府赋税徭役的,我华山派怎么也不能太刻薄,实是无奈才给涨一成。山门历来收人多是周围农庄子弟,自己人啦。”说完想想现在这仨徒弟,无语。

李四有沉思片刻,决然道:“师父您过完年就给各村宣布恢复三成吧,可不能失了人心,那是我们华山派的根基。我去想办法弄回剩下的田,再想办法给您找点其它的钱。您一定要相信我,我可是华山派外门大弟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