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这事你别管(1 / 2)

侯权民回到自家院子里,听到堂屋里有外人说话的声音,扭头向堂屋里瞅了一眼。

“是权民从外面回来了。刚才我还问你妈,她说你今天没上班,到地里去了!”侯权民还没有开口,屋里的人先向他打招呼了。

“是姑姑回来了!”侯权民听出声音是谁,赶紧应声。

“你妈身体不好,我回来看看你妈!”姑姑的话表示和母亲很亲近,侯权民听出来了。

“自己的家,啥时候想回来就回来!”侯权民说的也不外气。

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子出嫁以后,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回娘家也算是走亲戚。

姑姑这次回来,双方口头都说是回自家,实际情况如何,双方心里明白。

亲戚之间的走动属于正常。现在不是逢年过节时候,姑姑回来肯定有啥事情。

姑姑说回来看望母亲,那只是一句托辞。侯权民的话也是一句客套话,表明双方关系之间的亲近。

姑姑这次回来的真正用意,侯权民已经猜着了:就是为妹妹晓蓉说媒。

妹妹晓蓉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在农村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引起姑姑的关心也很正常。

至于妹妹晓蓉心里怎么想的,侯权民并不知道。

这件事姑姑肯定不是第一次向母亲提起,母亲肯定已经和晓蓉进行了沟通。

只是妹妹向哥哥保守着心里的秘密。母亲向侯权民提起过,没有进行过深入地交谈。

侯权民自己的婚事处在纠结之中,没有心思对妹妹的事进行过多的关注。这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况且干预多了可能招致妹妹的厌烦,毕竟妹妹不是小孩子了,她自己的事情有自我决断的权利。

中午,母亲挽留姑姑在家里吃饭。姑姑没有拒绝。

吃过午饭没多大会儿,姑姑来到侯权民的房间里。

姑姑已是四十大几岁的人了,跟母亲没有小几岁。

姑姑的身体状况明显比母亲好得多,侯权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侯权民给姑姑让了座。姑姑也不客气,坐在侯权民拉过来的椅子上。

侯权民要给姑姑调电视机节目,被姑姑制止了。

姑姑说,姑侄俩好多年没坐在一起谈心了,时间长了关系肯忘会疏远。

侯权民想想也是。姑姑出嫁以后,回来的次数有限。

每次回来,也是跟母亲说话的时间多。跟他这个侄子顶多也就是一两句问候。

这也怪不得姑姑,谁过一家子都不容易。能经常回来走走都不错了。

姑姑心里能记着他这个侄子,侯权民心里自然也经常想着姑姑。

姑姑问了侯权民工作上的一些情况,侯权民也询问了姑姑家人的情况,然后两个人的谈话直奔主题。

返回